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深调研②:引绿色金融活水浇灌低碳之花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2-05-12 15:17

800x429_625bbf4413a6a.jpg

第二期:绿色金融

调研企业: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深圳没有大型水库,本地缺失水源,要让2000万深圳人都能喝上纯净的水,我们深感重任在肩。”环水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廖雪霖如是坦言心声。作为大型公用事业型企业,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承担着深圳99.9%的供水业务及近半的污水处理业务,可谓压力山大

从东江引水到治水提质,从污水处理到环境综治,每个环节都牵系国计民生,也需要真金白银的打底。当前,深圳绿色经济渐入佳境,如何引“绿色金融活水”浇灌“绿色发展之花”,深圳正在持续“赶考”。


“八大金融”深调研走进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视频→→→

第一期回顾:

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深调研①:金融甘霖如何滋养湾区科创生态


“绿巨人”成长的背后

高端站位:如何看待绿色金融的能效和价值?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笔绿色贷款背后的社会重任

不久前,一笔带着温度的低成本资金,让环水集团的这份重任,有了释压阀。2020年,深圳环水集团收购深圳水务集团45%股权,助力深圳在治水提质、水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领域发挥更好协同。在这次并购整合中,深圳中行以联合牵头行身份投放34.3亿元绿色并购贷款。

“绿巨人”成长的背后,如何看待绿色金融的能效和价值?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廖雪霖眼里,作为绿色基础民生企业,前期投入高,短期收益低,需要金融机构持续提供低成本的信贷资金,对资产负债率提供更优惠的弹性空间,使绿色企业更加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景气度,构建绿色和谐社会。换而言之,这笔绿色贷款,更像是一种聚焦长远发展的社会责任。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已然不只是一句口号。深圳河现在的水质标准已达到1982年有纪录以来的最好水平。环水集团致力于让供排水的“深圳标准”辐射全国,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世界地球日”的最美礼物,从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

如果说护航绿色基础民生是绿色金融的天然使命,那么,通过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则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必修课题。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坐标,深圳。

今天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我们向大家郑重承诺,深圳中行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绿色发展道路,并将以更主动的姿态、更积极的行动,全力服务支持深圳绿色产业发展,共同为构建深圳绿色发展新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上,深圳中行行长刘信群如是掷地有声。

现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下简称“环披报告”)出炉,让这家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有了清晰的顶层架构,也是深圳地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首份对外发布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更是世界地球日的一份特别的“深圳礼物”。

这份报告,有何含金量?该报告由深圳人民银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指导,深圳交易集团所属企业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下简称“深圳排交所”)协助编制,详实地披露了深圳中行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8大定性指标和2大定量指标。该报告既是深圳地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同时还是深圳地区首次以区域维度披露碳足迹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张华国会长认为,深圳中行首次编制并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发挥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示范作用,为深圳地区的金融机构全面披露环境信息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碳和金融的结合点

落地实践:绿色融资产品创新已经开跑

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一小步,绿色金融创新的一大步

有了高端站位,还需要落地实践。遥相呼应的是,深圳银行业在绿色融资产品的创新上已经开跑。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绿色金融服务部负责人方鸿斌,正是深圳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位见证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成立于2010年9月,以深圳入围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启动全国首个碳交易市场,成交额率先突破亿元,参编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

作为低碳先锋,深圳排交所与深圳中行不久前共同为深圳XL通讯公司提供了一项“碳配额质押融资服务”。该企业通过信贷工厂获批500万元信用总量,担保条件中包含企业不低于2000吨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这是深圳业界的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何谓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有何独特标签?

“作为绿色金融的先行者,我们从一开始就在思考,碳和金融的结合点。目前,把碳排放权作为融资质押的路,我们已经走通了。”深圳中行授信管理部范红林总经理如数家珍。

为中国绿色金融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样本

作为创新形态,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是指具有碳配额的管控企业通过以碳配额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融资方式,碳配额管控企业可将富余的碳配额作为缓释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融资。它不仅通过创新担保方式,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敦促企业降低碳排放量,成为在碳金融领域支持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举措。

创新探索没有止境。畅想未来的合作空间,方鸿斌期许,发挥国家及深圳绿色金融核心智库和深圳绿金委秘书处的优势,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授信项目碳减排测算和绿色投资评估、ESG风险管理、绿色金融数字化体系搭建等领域深化合作,为中国绿色金融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样本。

最具绿色活力的城市

先行先试:被多重政策加持的深圳绿色金融能否领跑

中国银行“八大金融”版图中绿色金融的战略高度

实际上,从绿色经济护航到顶层架构设计,从环披报告发布到“碳+金融”模式创新,这些都是“绿色金融”大局里折射的星光点点。

然而,由点及面,需要更深邃的思考。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而金融必然是低碳经济重要参与者。在中国银行“八大金融”版图中,同样将“绿色金融”放在了相当高的战略高度。

来自监管层的姿态,也为深圳绿色金融带来了先行先试之风。去年3月1日,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实施,提出了许多首创性、示范性的举措,奏响了绿色金融走向纵深的号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产业,也明确了金融机构的环境社会责任。

被政策加持的深圳,能否领跑

深圳是我国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最具活力的城市

在业内有识之士看来,深圳是我国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最具活力的城市:

从市场环境来看,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深圳已形成了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正不断涌现出大批绿色低碳企业;同时健全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活跃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深圳绿色金融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创新平台,也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巨量市场空间。

资产质量来看,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不良率显著低于一般对公贷款,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

从政策环境来看,深圳市政府研究采取降低风险权重、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负减免、风险补偿等一系列绿色信贷激励引导措施,绿色金融发展的各项政策环境正在逐步构建、成熟。

金融观察

一份超400亿元的成绩单

一次关于低碳金融的持续探路


有了水土丰盈的生态气候,才能孕育新生物种。

“我们紧跟深圳市政府建设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步伐,参与到了深圳市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中,在顶层设计、机制建设、传统绿贷、产品创新、品牌塑造、低碳运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深圳中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范红林这样向南都调研团一言蔽之:

在过去一年,深圳中行加快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成立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制定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挖掘“绿色+普惠”“绿色+投行”“绿色+科创”“绿色+消费”等绿色场景。同时,还积极参与深圳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以副会长身份加入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开展绿色金融课题研究,设立绿色金融机构。目前,深圳中行辖属河套皇岗分行,已获得深圳市绿色金融机构授牌,作为深圳首批绿色金融机构,全力协助政府开展绿色金融试点工作。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贯彻绿色发展政策导向,积极支持节能环保项目和绿色环保企业,引导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1年末,深圳中行对公绿色信贷余额超过40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在深圳地区同业中位居前列。

践行国家战略,推进新金融供给,护航国计民生,投射了深圳应有的格局。

毫无疑问,绿色金融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变革,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期许,更多金融机构积极拥抱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金融助力绿色转型,为深圳低碳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强有力的绿色金融“防护林”。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主笔: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视频:陈嘉欣 徐思涵 姚佳佳

设计:刘思 蓝伟灿

编辑:李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2湾区金融深调研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