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崴脚这件事太常见了,但如果早期处理不当或不注意,很可能会留下崴脚后遗症。近日,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就来了这么一名崴脚“上瘾”的小伙子,两年来反复出现崴脚。
该院手足外科黎明华副主任表示,崴脚若处置不当,会发展为“习惯性崴脚”,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了。因此,崴脚这事千万不能轻视。
两年崴了“无数次”
小黄(化名)今年18岁,两年来反反复复出现崴脚,每次崴脚后都没有引起重视。但随着崴脚次数越来越多,小黄总感觉踝关节那里肿痛难受
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小黄这才赶紧跑到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手足外科就诊。
据小黄回忆,就在那次下楼梯踩空小意外发生之后,他就总是崴脚。“当时下楼梯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回信息,结果一不小心脚就踩空了,扭伤了脚,当时痛得特别厉害。但后来休息几天不疼了,就没当回事。”自那以后,自己便经常容易崴到脚。
手足外科黎明华副主任接诊后,结合小黄的病史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小黄是踝关节周围韧带断裂导致了右踝关节不稳,致使崴脚像个“老朋友”一样时不时来一次,在首次踝关节扭伤后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
磁共振检查提示小黄韧带断裂
崴脚若处置不当或需手术
根据病情需要,经与小黄及其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后,医生对其进行了微创踝关节镜手术治疗。
术中检查见距腓前韧带断裂术后,小黄恢复良好,疼痛明显减轻,在手足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第二天就顺利出院了。
许多人认为崴脚只是小问题,为什么小黄会发展成需要手术治疗呢?对此,黎明华副主任表示,崴脚若处置不当,会发展为“习惯性崴脚”,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了。因此,崴脚这事千万不能轻视。
据悉,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放性距腓前韧带修复,目前,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手足外科开展的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属微创手术,具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精确度高、有利于早期康复锻炼等优势。
黎明华副主任介绍,踝关节镜技术可直视观察复杂的踝关节内部结构变化,就犹如狙击步枪一样能精准的找到病变目标,比以往开放手术更能准确的判断病情。
大健事 小知识
黎明华副主任介绍,踝关节是下肢关节中单位面积受力最大的关节,踝关节扭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损伤,90%以上的人都有过崴脚经历,尤其当人们跳起落地、下楼踩空、穿高跟鞋时扭伤最为多见。
为什么崴过的脚容易再次崴脚?
很多人崴脚后并不重视,认为不痛了就是康复了。殊不知急性踝关节扭伤若处置不当,内伤没有充分愈合,约有40%以上的病例会进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由于踝关节及其周围韧带发生损伤,致使踝关节稳定性下降,并以反复扭伤脚踝为临床表现。患者往往陷入了“扭伤→不稳→运动→再扭伤”的恶性循环。
韧带损伤如果在早期处理不当,往往得不到修复,韧带就会出现松弛甚至完全断裂,关节从此缺失了韧带的缓冲和固定保护,变得很不稳定,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有的人“崴脚”很快就好了,为啥我却总是不舒服?
这个跟“崴脚”时受伤严重程度有很大关系,从专业角度来说,踝关节扭伤可分为3级:
Ⅰ级(轻度)损伤:受伤时有轻度疼痛,外踝轻度肿胀及局部疼痛,外侧副韧带轻微拉伤。
Ⅱ级(中度)损伤:中度疼痛,伴有肿胀、僵硬和行走困难,外侧副韧带可能已呈现部分断裂,有明显关节不稳的感觉。
Ⅲ级(重度)损伤:重度疼痛和肿胀比较明显,外侧副韧带完全撕裂,有明显的关节不稳,影响正常活动。
如果只是轻度损伤的话,可能确实不需要太多的特殊治疗,休息几天就痊愈了。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受访者供图
编辑:黄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