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首个贯彻落实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工作部署的实施文件在广州南沙发布。
5月6日,广州南沙举办广东自贸区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南沙区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划定了“路线图”。
5月6日,广州南沙举办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南沙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两位数增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6.5%、增速全市第一;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20个、设立企业超30万家,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凸显。
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表示,方案围绕国际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目标,助推“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粤港澳广州南沙节点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完善提升“1+1+3+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推动制度标准更开放、创新氛围更浓厚、竞争环境更公平、政务服务更便捷、权益保护更有力。
聚焦15项改革任务,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实施方案》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聚焦南沙高标准创建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流通环境、开放环境、服务环境等五大环境,提出15项改革任务。
在市场环境上,南沙将完善公平竞争秩序,以差异化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分级管理、信用监管、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为支撑,创新监管模式和执法方式。同时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与保护。
引才引智方面,南沙将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健全人才评价与激励办法,优化行业扶持政策,破除创新要素流动障碍。推出高端创新平台体系、一流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创建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环境,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
南沙无感智慧办税服务厅。
在资源要素流通上,南沙将优化土地供应管理机制,加强金融资本聚集能力,提高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推动要素资源之间的集聚。其中,为提高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南沙将建设广州南沙(粤港澳)数据要素合作试验区、跨境征信合作试点、全球溯源中心等重点项目。
同时,南沙将建设以规则对接衔接为核心的开放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并进一步深化与港澳营商规则对接,重点推进内地与港澳相互衔接示范基地建设、穗港澳投资跨境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港澳机构资质和专业人士职业资格认定。
此外,南沙还将高标准创建以法治政府为核心的服务环境,打造优质高效法治服务品牌,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办事便利度,提高数字政府服务功能。谢伟表示,南沙将顺应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愿望,更全面、更有力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多部门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
建立观察员机制,营商环境全过程闭环跟踪监测
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南沙构建了营商环境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长效机制,从营商环境改革管理、全过程闭环跟踪监测、强化前沿研究、聚焦问题解决、建设重大平台等维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其中包括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机制,促进全过程闭环跟踪监测落实;成立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推动问题解决;打造国家级营商环境交流实践平台,营商环境常态化交流等。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工作局局长刘家君介绍,去年以来,南沙已与270余家企业进行了座谈,发放了1500余份企业线上调查问卷,聘请了32名企业代表、代理机构代表、媒体记者作为营商环境观察员,收集问题约1000多项,整理出企业重点关注的117项,定期对接企业,动态了解问题解决进度和企业满意度。
第三方调研结果显示,超90%的企业对南沙营商环境改革成效表示满意,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南沙将继续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健全完善与市场主体多渠道沟通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刘家君说。
“服务、税收、信用、法治和技术,这五方面的要素保障生产要素高效流通、企业创新活力以及政商良性互动的基础。”南沙区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成员、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凯展开道,在这五个方面,南沙均有比较好的表现,包括打造了全国领先的商事服务南沙模式;南沙“智慧 e”办税集约运营服务体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环境;打造法律服务保障体系“南沙样本”;集成打造“互联网+”数字政府服务体系等。
“南沙制定的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和落地的细则非常人性化,也接地气,比如说租房补贴及骨干人才奖励申报手续的简化,高端人才引进一企一策等。”南沙区营商环境观察员,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赖耿贵说。
“2018年2月,小马智行落地国内首支常态化试运行的自动驾驶车队,当时国内还没有城市出台支持自动驾驶的政策法规,南沙饮下了这碗‘头啖汤’,在全国率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路测政策,并全域开放国内最大的公开道路测试区,率先发放面向自动驾驶的货运许可。这些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南沙区营商环境观察员、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法务高级法务经理陈俊表示。
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行涉企事项“一网通办”“精准服务”
推出商事登记确认制、行政审批改革、启动智慧办税服务厅……近年来,南沙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办事体验。
去年8月,南沙金融大厦智慧办税服务厅正式启用,运用大数据、生物识别等科技手段,对办税缴费方式全流程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一系列免操作、免申请、免资料、少等候的智能办税体验,形成“智慧e”办税服务方式。
去年8月,南沙金融大厦智慧办税服务厅正式启用。
南沙区税务局总会计师陈英聪介绍,“智慧e”办税服务以纳税人体验感为聚焦点,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无感办、快捷办、智能办服务。推行以来,运行高效平稳,线下服务承载能力也明显增强,办税平均等候时间减少一半,办税效率大幅提升。
不只是办税方便了,南沙还创新推行“交地即开工”5.0,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深化政务服务“一件事”改革,构建“一件事”快速审批体系,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进 “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推出港澳企业专属“图文包”,完善港澳专业人才服务机制。
“我们成立企业跟踪服务团队,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实现免予申报、直接享受、一次不跑。”南沙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赵特立表示,南沙加快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打造区域治理“一网统管”,深化“穗智管”区级平台建设,率先形成一批特色主题应用。同时,加快实现政务服务“四免”(即免材料、免表单、免实物章、免手写签名),全面推行涉企事项“一网通办”“精准服务”。
在商事登记改革方面,南沙则重点聚焦与港澳营商规则对接。南沙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何庆红表示,将以南沙粤港澳全面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各有关部门支持,加强与各方的协同合作,适时推动非自然人涉澳公证文书简化改革落地。
她表示,南沙正在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完善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监管平台,构建“智慧监管+社会共治”新模式,营造规范高效的监管环境。
南沙区营商环境建设十大集成创新成果
1、构建营商环境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长效机制
2、打造全国领先的商事服务南沙模式
3、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模式
4、全国首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办电新模式
5、打造南沙“智慧e”办税集约运营服务体系
6、创新海运通关新模式
7、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环境
8、创新智慧化企业监管保护模式
9、打造法律服务保障体系“南沙样本”
10、集成打造“互联网+”数字政府服务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南宣
编辑:王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