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何思敏 日前,深圳爱文学校举办“育见”分享季第四期节目,本次活动主题为“个性化教学:从兴趣引导开始,持续赋力个人发展”。据悉,爱文于今年年初启动“育见”圆桌分享季,由深圳爱文学校高级顾问邬晓莉担任分享季主持人,围绕教育路口、课堂实践、成长希冀三个系列主题,与爱文家长、学生和大咖们展开对话。
在爱文“育见”分享季第四期节目中,深圳爱文学校中学部年级主任李斌老师,爱文六年级家长、家庭教育深耕者朱剑书女士与主持人邬晓莉展开了一场关于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体验的分享与讨论。
到底什么是个性化教育,它又如何让孩子受益?李斌认为,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个性化教育不是甜点,而是主菜,每一所学校都应该花最大的力气把它做好。邬晓莉则指出,个性化教育需要很多的支持和机制,首先是需要课程改革,如果所有人都学一本课本,并进行测试,但是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就很难做到个性化教学;其次,还需要建立强大机制,以支持和帮助老师对众多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个学校;此外还有课程的系统性,教材和教学模式都进行彻底变革,个性化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朱剑书则从家长的亲身经历表示,个性化教育“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能让孩子燃起兴趣,投入学习。在爱文,我能感受到他从被动地学习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兴趣确实明显提高了。”她以自己孩子进行“绿色屋顶”与“建筑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时的全情投入为例,强调了好的课程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感叹“爱文果然非常懂得孩子的心理。”
李斌还以数学学习为例介绍了在爱文的个性化教学中,“测评”与“犯错”的意义。他指出,大家所熟知的测评是以数学考试为最主要的方式,但爱文的测试侧重的是反馈,每一次测评都是反馈的机会,课堂上老师进行演讲、提问,同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的评价,形成量表,从中可以清楚了解学生现在学到什么程度,还欠缺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做。此外,老师会利用一些答疑时间,或者是课间机会,给学生分析他不足的地方。老师们在课堂上也以发言的方式,激发孩子多作表达。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支持、支撑,他会感觉到安全。此外,孩子需要迈过的第一个难关是克服犯错的心理,有犯错才有学习的时刻。李斌还指出,爱文强调深度学习而非超前学习,而个性化教学就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信息的基础上,支持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方面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