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稍早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的权威信息显示:上海此轮疫情中,8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重症比例的接近一半,但是重症的疫苗接种率仅3.6%,在死亡病例中,8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67%,但疫苗接种率仅1.3%。临床专家认为,高龄、基础疾病和未接种疫苗是导致新冠重症的三大高危因素,其中高龄和基础疾病难以改变,唯一可以改变的因素就是接种疫苗。
与此同时,截至4月28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覆盖人数达到22708.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1515.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01%和81.49%。加强免疫接种完成16042.5万人。
5 月 21 日,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新冠疫情下疫苗可预防疾病防控研讨会”通过线上网络直播会议的方式顺利召开。省内外万余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以及社区预防接种相关工作人员线上参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表示,老年人还需加强新冠疫苗接种等相关工作。
60岁以上老年群体应该“应打尽打”
冯子健秘书长呼吁,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国际、国内经验提示,60岁以上老年人在新冠疫苗接种问题上还是要应打尽打。除非有不适宜接种的疾病或情况下才建议放弃接种。如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在稳定期也可进行疫苗接种;若在发病期则可推迟时间再进行接种。冯子健强调,无论是同源加强免疫还是序贯加强免疫,都能够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不管选择哪一种,我们都呼吁大家尽快接种加强针,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他表示,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显示:全程接种对预防新冠病毒住院、重症和死亡病例均有较好保护效果,而对感染或轻症的预防效果低于对严重疾病的保护效果。与Delta变异株相比,新冠病毒疫苗对预防Omicron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住院的保护效果下降更为明显。
加强免疫可提升对Omicron变异株导致的住院、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高风险人群,十分有必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自今年3月以来,广东、北京、广西和湖南等省市陆续出台实施老年人新冠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措施,极大提升了60岁以上人群的接种率的同时,也让老年人的新冠病毒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得到保证。“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与一些国家相比要低,而目前部分地区疫情形势严峻,需要尽快提高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提高此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率。”
手足口病全年散发
疫苗扩大适用年龄后可让更多儿童获益
除了新冠疫苗相关议题,本次研讨会还对EV71 疫苗扩大适用年龄范围Ⅲ期临床试验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披露。
手足口病作为常见肠道病毒引发的疾病,往往好发于学龄前低龄儿童,其中因EV71病毒和柯萨奇a16引发的重症乃至死亡病例偶有发生。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专家郑慧贞表示,虽然适用年龄段进一步放宽至6岁前。但手足口病的一些特点还是决定了应该尽早接种。专家表示“虽然我们说它(手足口)好发于学龄前(6岁之前),但其不幸病亡事件往往更多集中在3岁以前的婴幼儿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预防手足口重症和死亡,越早接种越能获益。” 另外从免疫学方面来看,三岁以上的孩子,极可能已经感染过这一毒株,若孩子确定已经感染过EV71病毒,可以不再接种。若不能确定孩子是否感染过EV71病毒,还是建议接种。
EV71疫苗属于二类自费疫苗,在广东省儿童免疫规划已涵盖十多种免费一类苗(计划免疫规划苗)的情况下,让孩子多打两针EV71疫苗,会不会加大疫苗接种管理的难度?其和其他计免疫苗联合接种时,是否会带来安全性和保护效力上的差异呢?
为方便疫苗接种,相关机构特意开展了国产EV71疫苗与乙肝、A群流脑疫苗等多种免疫规划疫苗的联合接种研究。根据已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手足口病移交与乙肝、A群流脑疫苗同时接种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与单独接种没有差异。
而该疫苗与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研究结果也会尽快公布。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省市相继发布相关文件,为疫苗联合接种提供了政策支持,促进了更多种类疫苗接种,更全面地保护儿童健康。
国产手足口病疫苗获批扩大适用年龄范围至71月龄,可以帮助更多儿童免受EV71所致手足口病困扰。而联合接种可以进一步减轻儿童家长和接种单位的负担,方便实现更多儿童的免疫接种,更好地守护中国儿童健康。“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有条件的尽早接种新冠疫苗,同时不可忽视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侵害,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采写 南都记者 王道斌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