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挖贩卖泥炭土被判7年,最高检发布保护黑土地典型案例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05-24 21:10

南都讯 记者郭若梅 发自北京 5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保护黑土地相关典型案例,包括一被告因非法采挖贩卖泥炭土获利200余万元、毁坏90余亩基本农田,获刑7年的案例。

最高检介绍,黑龙江五常市、尚志市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蕴藏着丰富的泥炭土资源。泥炭土分布在黑土表层以下,富含有机质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2019年3月,被告王某从尚志市老街基乡青川村村民手中租用农用地采挖泥炭土,供买家用于制作有机肥原料,违法所得200余万元。2020年1月,尚志市自然资源局依照规定没收王某其违法所得,并罚款16万余元。

2021年1月,王某又伙同其他三人在五常市沙河子镇福太村等地租用农用地,采挖泥炭土出售牟利。公安机关扣押王某等人非法采挖的3.4万立方米泥炭土尚未销赃,经评估价值70余万元。王某等人在五常市非法采挖泥炭土致使90余亩基本农田种植条件遭到严重毁坏。

2021年4月28日,五常市检察院向五常市法院提起公诉。五常市自然资源局、尚志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四名被告人承担回填、修复以及评估鉴定等费用共计190余万元。同年6月17日,五常市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采纳检察机关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以非法采矿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

另外,最高检介绍,该案中,针对自然资源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执法检查力度不够、查处不够及时等问题,检察机关向自然资源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自然资源部门高度重视落实检察建议,对辖区内违法占地和各类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开展全面摸排,使非法采挖、加工、运输、贩卖泥炭土等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当地群众保护黑土地的意识明显提升,有力促进犯罪预防和诉源治理。

最高检介绍,该批典型案例共4起,涉及保护国家休耕补贴资金,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强化湿地水土资源保护等,对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强化黑土地资源保护具有示范意义。

下一步,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督促和支持行政机关履行黑土地保护法定职责,严惩破坏黑土地环境资源的各类犯罪,加大对采挖、运输、加工、贩卖黑土资源非法产业链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