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乡后辈忆乔羽:对家乡的深情使他写出了“一条大河波浪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06-20 12:31

《我的祖国》《刘三姐》创作者、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逝世。6月20日,得知此讯,山东省济宁市作协副主席纪广洋对南都记者惊道:“太遗憾了!”在他心中,乔羽为人很亲切,创作成就令人景仰。至今他都能清晰地回忆起,二十多年前与这位同乡前辈的畅谈。乔羽一生创作出多部经典作品,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思念》《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我的祖国》都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多首歌曲在央视春晚上演唱,传唱至今。

1128757466_16556940440461n.jpeg

乔羽。

“记得是1995年或者1996年,我们在他老家附近的吕家大院拜访了他,谈了很多。”纪广洋对南都回忆,“老人家为人很好,很平易近人。当时正好来了他的两个发小——已经是老太太了,还喊他‘庆宝’、‘庆宝’的。我们才知道,乔羽先生的原名就是‘乔庆宝’。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到部队上去了,但到了晚年,跟老家这些人仍然很亲近。”

聊起文学创作,纪广洋印象最深的是乔羽提到的一个心得,“有时候,‘大部头’(指长篇)显得厚重,但是越短的它越不好写,例如歌词,你要想把意思表达明白,就得酝酿好了,得写得凝练。”乔羽的歌词代表作之一、经典影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他还不到30岁,也没有见过长江。纪广洋说,其实乔羽的老家就在京杭大运河边,他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没有这一点的话,可能也写不出来‘一条大河波浪宽’……”

近些年,年事已高的乔羽在北京生活,纪广洋觉得“没必要再去打扰他”,但他一直很敬重这位同乡的前辈。“在济宁太白楼西边,有一块他题写的石碑,我还专门在那里留过影。”听到乔羽病逝的消息,纪广洋直言遗憾,但也说,“这在我们家乡叫‘喜丧’了。”

采写:南都记者 婧婧 受访者供图

编辑: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逝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