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课后延时服务最后一公里,福田全国首推公共文化研学基地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综合2022-06-22 20:25

在戏剧世界中徜徉,在舞台上展示风采,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六月开始,福田学子在“家门口”开启了一场艺术研学之旅。全国首个聚焦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文化平台——福田区公共文化研学基地于本月正式启用。未来一年,福田区5个研学基地将开展近百场主题鲜明、形式丰富的公共文化艺术研学活动,以及300堂“共性+个性化定制”校内艺术课堂,以公共文化研学的方式构建教育新生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利用好课后延时、周末等时间提高文化艺术涵养。

800x534_62b2e064a89ac.jpg


作为深圳的城市“主客厅”,福田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深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阵地,立足于福田区各主题文化馆和福田美术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全民艺术普及作用和研学功能,深挖戏剧、音乐、美术、舞蹈、非遗等主题特色,并首批将与荔园教育集团众孚校区、益强小学、景田小学、梅华小学、园岭外国语小学、福田小学等六所学校开展共建,助力“双减”工作,以“线上+线下”和“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课后延时、节假日、周末等时间,带领辖区学子开启寓教于乐的“艺术研学之旅”。

554x295_62b2e064af439.jpg


640.jpg


据介绍,音乐主题馆将结合中国经典名著、24节气、红色经典故事等,邀请文学专家、资深媒体人、知名学者以及各音乐门类艺术家等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造“声音书房”系列活动;戏剧主题馆将通过即兴戏剧的教育理念和游戏方式引导和释放孩子的艺术细胞,打造小小戏剧艺术家、即兴戏剧工作坊等活动……

福田区副区长朱江表示,把学校变成公共文化的主阵地,把文化场馆变成孩子们课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舞台,让其尽情地听,尽情地看。课后服务绝不仅仅是完成作业,我们会把更多样的文化服务送到校园,同时提供更多的场所,把孩子们“请”出来,走到大自然中去,走到美术馆、音乐厅等文化场馆,让孩子与家长们一起在研学基地中感受艺术之美。

作为福田区首批公共文化研学活动试点校,益强小学将在现有课后延时服务的基础上增设丰富多彩的新课程与活动,充分利用福田美术馆戏剧馆、音乐厅、非遗馆等教育研学基地,有效提升师生文化艺术素养,以公共文化研学的方式构建文化场馆与学校双向互动的教育新生态。

800x534_62b2e064bd116.jpg


据益强小学校长曾东升介绍,学校目前与研学基地合作的项目有民乐、游泳等,接下来还会进行戏剧活动的合作,这都契合学校需求。在未来一年,该校每周将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增设“1+1研学课程”,包括1堂共性课,即国学诵读课,和1堂学校特色课程,即戏剧课,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的魅力。

此外,研学基地每学期将会把2场主题活动送进校园,如“戏剧工作坊之感受力与适应力训练”“戏剧工作坊之心理注意力集中训练”等,以游戏训练的形式让孩子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提高艺术素养。

微信图片_20220622172906_副本.jpg

“这次的舞蹈表演太精彩了,研学基地带给了我们好多丰富精彩的新奇体验,非常高兴今天可以和妈妈一起来参加活动,期待以后有更多好玩有趣的活动。”6月18日,园岭外国语小学学生陈汐妍与同学一起参加了福田文体中心·舞蹈主题馆(舞蹈研学基地)举办缤纷四季“夏日的乐活”少儿舞蹈演出。精彩纷呈的演出活动,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魅力,也丰富了辖区孩子们课后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了福田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福田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福利。

“通过研学基地,文化场馆与学校实现双向赋能,共同探索文教合作‘福田路径’”。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各基地将持续用优质、特色的文化服务吸引师生、家长走进文化主题馆,并且逐步联合福田区文化馆各街道分馆、图书馆,以公共文化艺术研学的方式,构建教育新生态,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艺术素养,引领和推动形成快乐研学的氛围,提升全民艺术普及水平。


文 朱晓芳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