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近8万名新农人!极飞科技发布2021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6-28 20:07

为农民提供无人化生产服务累计1.03亿人次、农田作业面积达9.9亿亩次,帮助减少农作物产量损失1042万吨,可满足2084万人口一年的粮食需求……

6月27日,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飞科技”)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介绍了其过去一年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使命引领下,针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粮食稳产增收、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农村女性创业、培育智慧农业人才等多方面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举措,以及多年积累的关键成果。

据悉,这是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第二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今年是极飞科技创立第15年,稳扎稳打之下,极飞科技智慧农业科技产品已覆盖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在运营的农业无人化设备数量超过8.2万台。除了2021年初春天开启、秋天成功收获,国内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实验项目“超级棉田”,还有诸多为探索“超级农场”计划而淬炼的成功点滴。

极飞科技超级棉田.jpg

6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纵贯大地的G218线库尔勒以南约30公里处立起一块崭新的蓝色路牌,指明往南前行是尉犁县,西折方向则用中文和维吾尔文写明:极飞科技“超级棉田”。这意味来自广州的极飞科技在新疆扎稳了“立足之地”。


推动智慧农业技术规模化落地

研发专利申请总数3173件

人口老龄化导致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全球极端气候频发、新冠疫情加剧粮食供应链不稳定性,在此发展形势下,无人技术成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作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极飞科技一直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为农业赋能,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将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遥感无人机、农机辅助驾驶设备、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等六大创新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极飞科技研发专利申请总数3173件,总部研发人员比例达60%。

在坚持产品创新的同时,极飞科技不断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的规模化落地,为粮食安全护航。报告显示,极飞科技在运营的农业无人化设备数量超过8.2万台,覆盖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农民提供无人化生产服务1.03亿人次,农田作业面积达9.9亿亩次。

积极参与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构建无人农场是极飞科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比如在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平原,极飞农业无人机大规模投入到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的防治作业,快速、高质量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百万亩级的统防统治任务,保障小麦稳产增收。此外,极飞科技通过与大中农场、七星农场等大型国有标杆智慧农场的无人化探索和实践,让农场稻麦单产持续保持高位。

大中农场,装备了极飞农机自驾仪的拖拉机正在工作。.jpg

大中农场,装备了极飞农机自驾仪的拖拉机正在工作。

通过在田间地头普及智能农业设备,极飞科技努力缓解农民的“种地之忧”,高效应对农作物病虫草害,让农田管理变得更加轻松。截至2021年底,极飞科技已帮助减少农作物产量损失1042万吨,可满足2084万人口一年的粮食需求。


聚焦农业“双碳”目标

节水量满足42万居民一年用水

随着全球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大型燃油农机被广泛应用。有数据显示,农业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人为排放总量中占比约30%。如此一来,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同时,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尤为重要。

本次报告披露了极飞科技在绿色运营、农药减施、节水降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责任绩效。数据显示,依托自动驾驶、精准喷洒和播撒方面的创新技术,极飞科技帮助全球农业生产者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减缓土地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还节约农业用水3060万吨,这相当于42万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在节能减排方面,除了使用电动设备替代传统农机,极飞科技通过对传统拖拉机、收割机加装自动驾驶辅助设备,在农田里实现了自动化精准作业,减少农业生产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据报告,极飞科技截至2021年底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共96万吨,相当于5327万棵树一年的固碳量。

极飞农业无人车为英国草莓园带来新型植保模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jpg

极飞农业无人车为英国草莓园带来新型植保模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极飞还将无人化技术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利用农业无人机帮助巴西用户进行树籽播撒,为森林保护项目开辟新模式;在新疆万亩草原上阻击伪步甲虫害,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消除威胁;与澳大利亚环境保护组织合作清除顽固恶性杂草,维护牧场生态平衡。


助力乡村人才发展

累计培养近8万名科技新农人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国有1.3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村青年大量流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2021年,我国农村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比重达到了20.0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3.82%。因此,提升农民经营收入、留住青年人才等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报告显示,极飞科技通过推动数字农业技术下乡,帮助大量小农户转变经营模式,提高种植收益,江苏省徐州市村民孙会就是其中一位。在极飞农业无人机的助力下,孙会6分钟就能完成30亩玉米地的农药喷洒作业,大大节省了管理时间和人工成本。现如今,她家的玉米地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1000亩,经济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极飞科技智能化生产设备让小农户也能享受农业现代化红利.jpg

极飞科技智能化生产设备让小农户也能享受农业现代化红利。

使用极飞农业无人机在田间作业的年轻人.jpg

使用极飞农业无人机在田间作业的年轻人。

除了帮助小农户提高种植效益外,极飞科技还通过搭建农业知识服务平台“极飞学园”、组织线下培训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了79532名科技新农人,打造一批批优秀的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如退伍军人变身农业尖兵的石宇锋、打工返乡创业青年覃禹君、农二代高欢、守护黑土地的211大学学生马超等。他们不仅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

在推动农村地区性别平等方面,极飞科技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来自广东肇庆的90后女大学生陈丽华将极飞农业无人机和物联网引进了自家水稻田,不仅学会了智慧农业设备的操作技能,还为其他年轻人开展教学课程,成为当地农业科技的“代言人”。来自柬埔寨的女性创业者杜·科沙尔早年务农,2020年接触极飞农业无人机后,她成为当地第一位将农业无人机引入植保领域的创业者。至今,她已经成立了两支无人机植保服务队,服务了近百位农户,作业面积超过1.35万亩。

对此,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在报告中评价称,“在智慧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应用方面,女性得以通过新技术平等地参与农业生产各环节,低收入人群能够通过培训掌握现代化数字农业技能,共同富裕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完美结合。”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图片:极飞科技提供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