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42位名中医,将一对一走进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在驻点社区开展养生保健教育活动、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与健康咨询活动,为市民实现“家门口”看名医、用好药的愿望。
活动现场,20位名中医为市民免费把脉问诊、释疑解难。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刺、艾灸、推拿、耳穴、贴敷等中医特色技术体验。展示区陈列12种经久流传、便捷有效的特色制剂,市民还可现场品尝中医治未病彩色体质养生茶。
据悉,“《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暨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项目启动仪式”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承办。广东省中医药局、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荔湾区、各级医疗机构的领导、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及学员、媒体代表等近150人出席活动。
名中医工作室将开展
双向分诊、联合义诊
未来,广州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具体如何开展?活动现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王文英,以出门诊为主的内分泌科为例,分享师承项目的两种主要模式:双向分诊、联合义诊。
“双向分诊,即名中医到社区出诊的同时指导那边的学员,另一方面学员也可以到医院来跟诊;联合义诊,即名中医和社区人员一起为当地群众义诊、或到社区医院举办学术活动,出诊时间初步安排每周一次,授课大概一个月一次。”
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曹晓晶是广州市三级名医工作室第一批学员。“非常荣幸成为师承弟子的一名,这对我今后中医人生生涯中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更好地护佑我们一方百姓,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曹晓晶透露,自己以前习惯在各种平台买课程、方子使用,发现效果反馈不佳,因此走了不少学习弯路。在师父王成银教授带领下,曹晓晶开始学习现代科学技术脑电图、肌电图,掌握脑病科专病的治法方药、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相结合的多种中医特色疗法。
现场举行名中医拜师仪式。
首批62个名医工作室
“家门口”也可看名医
“首批名医工作室基本涵盖广州所有区,此次医院外派42位名中医下到基层,涉及内外科、妇科、儿科、骨科、针灸科、未病科等科室,陆续明后年还会推出第二批第三批的,明年计划建立78个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院长、广州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学术带头人蔡迎峰表示。
据悉,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是采用“一对一”模式,一个名中医工作室对应一个基层医疗机构。2022年,全市将建成首批62个名医工作室,并定期在驻点社区开展养生保健教育活动、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与健康咨询活动,广大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名中医的服务,实现“家门口”看名医、用好药的愿望。
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表示,希望广州市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中医医疗资源体量大、质量优的优势,将中医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卫生健康事业大局,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全力参与建设中医药医疗、创新、人才、产业、国际化“五大高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实习生 毛奕文 通讯员 王雯玉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