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马来西亚的“温馨提示”?医保名义诈骗短信又现江湖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7-18 23:06

7月18日,有广州市民反映,收到“医用保疗卡被禁用”的可疑短信,短信中还附上了网址链接,要求市民点击链接认证核实。

微信图片_20220718200446.jpg

发信人的手机号中,前几位“+60(0060)”经查询是马来西亚的国家区号代码。

可疑短信使用“医用保疗卡”的障眼说法,让人联想到“医保卡”。实际上,以医保名义行骗,已不是新骗术了。在今年3月、6月,广东省医保局就发现了此类情况,并两次公开发文提醒市民,谨防上当受骗。

901x588_62985c37b9ecd.png

今年3月,广东省医保局已推文提醒公众,勿轻信此类信息。

广东省医保局表示,省医疗保障局等有关单位发送的相关信息,不会附带任何不明网址,且推送短信不需要输入任何涉及个人信息、金融账号等私密信息

该局提醒市民,不要随便点击或拨打不明来历的链接和电话;接到有关社保卡的语音电话或短信时,切记不能透露个人金融账户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

微信图片_20220718201339.jpg

在手机上点击上述可疑短信中的链接后,出现收集市民信息的“假网页”。

广东省医保局介绍,点开诈骗链接后跳转的页面与官方网页非常相似,会让你误以为医保卡真的出问题了,如果按页面上的提示填写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预留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银行卡的钱款将被诈骗团伙转走。

微信图片_20220718195918.jpg

广东省医保局在官方公号中展示了类似的“假网页”信息。

可疑短信用“医保卡将禁用”之类的说法激发市民的担忧,那么,实际上医保在什么情况下会停用?广东省医保局介绍,有下述两种情况:

1. 参保人员涉嫌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且拒不配合调查的,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

2.参保人员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重复享受医疗保障待遇,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以及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都将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

参保人在收到类似诈骗短信时,如何确认自己的医保信息?广东医保介绍了电话、线下、线上3种正规途径:

1.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咨询医保业务;

2.前往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在办事窗口向工作人员咨询;

3.参保人可通过“广东医保”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医保服务-粤医保”或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等渠道快速获取个人参保信息、参保状态、缴费记录、使用记录等医保信息查询服务。

广东省医保局提醒,如遇医保个人账户信息出现异常,请本人携带身份证、医保电子凭证、社保卡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服务大厅进行咨询、办理。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编辑:李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