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集成业内权威专家见解的最新报告指出,亚太地区正迎来精准医学时代,一场突破性创新疗法的变革浪潮将重塑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福祉。7月22日,《迎接治愈的曙光》白皮书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医疗将告别“千人一方”,迈入量身定制的精准时代,这些创新疗法为攻克并潜在治愈目前的“不治之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迎接治愈的曙光》白皮书深入分析了亚太地区精准医学的市场纳程度。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传统的“千人一方”标准化处方正逐渐被个体化治愈疗法,即精准医学所取代。
精准医学时代将成为中国医疗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创新疗法将带来更好的患者获益和医疗体系升级。L.E.K.咨询联合由16位亚太地区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开展的这项新研究显示,未来十年,精准医学预计将为目标患者寿命累计延长920万年,还将减少2160亿元人民币(300亿美元)的医疗支出,缓解中国医疗资源和人力压力,可带动高达100亿至140亿元人民币(14亿至19亿美元)规模的临床试验活动,促进中国医疗可及性与医护人员发展。
L.E.K.咨询全球医疗业务联合负责人、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陈玮指出:“约4000种细胞与基因疗法形成的临界规模正推动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患者和医疗机构而言,这是释放变革潜力的历史性机遇。具体而言,通过减少住院、用药、专科就诊和随访需求,延长患者高质量生存期,由此节省的医疗支出相当于1500万人的年均医疗总费用。”
《迎接治愈的曙光》研究基于公开数据,分析了细胞疗法、基因疗法、靶向抗体疗法和药械联合疗法这四种新型技术的逾千项临床试验数据。上述技术之所以被归入“精准医学时代”的范畴是因为其具有三大特征: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健康获益,颠覆传统医疗模式,并且成为当前全球研发与产业投资的重点布局方向。
尤为关键的是,专家认为某些既往的“不治之症 ”——包括亚太地区高发的癌症和遗传病——可能即将迎来治愈的曙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保荣教授表示:“ 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超480万,死亡病例逾250万。在罕见病领域,我国面临严峻诊断挑战,58%患者遭遇过误诊。精准疗法正在为这些重大医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报告认为精准医学时代正在深刻改变我们应对疾病的方式和患者治疗模式,这也对监管者与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充分释放这一时代的潜力,我国仍需在法规体系、专业认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为此本白皮书还在营造促进创新的支持环境、完善精准医学的基础设施以及如何重视精准医学的相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蔻德罕见病中心(CORD)创始人暨白皮书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黄如方强调:“ 精准医学新时代将为中国医疗体系转型提供强大助力。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包括医疗专业人士、产业领袖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必须通力合作,才能确保患者真正受益于这些创新疗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唐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