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了至少10家药店购买奥司他韦,但都没有这一药物售卖。”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平台表示,“奥司他韦供应紧缺,自己最后只能给家中老人使用儿童剂量的奥司他韦颗粒。”
7月18日下午,南都记者走访了广州市白云区的多家连锁药店。对于奥司他韦是否供应紧缺的情况,包括大参林在内的多家连锁药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店里的奥司他韦已经缺货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出现在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中选名单中。而此次集采中选结果将于2022年11月实施,具体执行日期以各地发布通知为准。
7月18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通过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正式中选结果。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表显示,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简称“东阳光药”)、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伦药业”002422.SZ)、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海药业”600521.SH)等10家公司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中标。其中,东阳光药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供应广东省、重庆市等地区。规格为75mg*30粒/盒,中选价格为29.97元。
与医保打交道的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随着集采的落地,奥司他韦的产业将进入洗牌期,无论中标或不中标的企业都需要重新布局药物的渠道。“比如新一轮带量采购前,会让公立医院报量,一般实际采购量会大于医保下达的约定采购量,剩余的量由医院自主采购,而这就意味着未中选企业的采购量不会太大。而对于中选产品的企业,其中标的药物可以同步布局医院和药店渠道。考虑到中标后保供应的情况,企业通常会优先于满足医院的需求。”
“流感神药”价格过山车
作为流感的常用药物,近年来,奥司他韦在多地缺货成为常态,甚至出现价格被炒高的现象。
据此前媒体报道,早在2019年,奥司他韦就曾出现脱销断货、价格一路炒高的情况。国产奥司他韦“可威”儿童型,15mg一包,一盒十包的包装,在一些城市的药店卖到了170元以上。而成人剂型的奥司他韦胶囊,75mg的规格,也被外界炒作至300元以上。
2022年6月,随着南方多个省市的流感突袭,奥司他韦又再度处于紧俏状态。
据国家流感中心公布的信息显示,6月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部分省份进入夏季高发期,以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在6月6日-6月12日这一周,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诊量百分比为5.8%,高于前一周5.1%水平,也高于2019—2021年同期水平,创了近年来同期新高。
对于奥司他韦的供应情况,近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广州、佛山地区的多家连锁药房,多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因为流感因素,奥司他韦无货供应。对于奥司他韦在线上的供应情况,7月18日,记者在京东大药房的电商平台注意到,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15mg*12袋为流行性感冒热卖榜第一名,在寄往广东、北京等地区的货源信息为采购中,需要等7月20日后才有货提供。
记者登录京东平台发现,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15mg*12袋,适合用于1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甲型和乙型流感,价格为75元/盒。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 75mg*6粒,用于成人和1 岁及1 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其单盒的到手活动价为79元/盒。
不过,随着奥司他韦进入集采名单后,上述情况或将会大为改观。
7月12日,全国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江苏南京开标,本次奥司他韦口服常释剂型共有三个规格,分别是30mg、45mg、75mg。符合申报资格的企业数量达到15家,分别是罗氏、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东阳光、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7月13日,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出炉,其中,东阳光药对“流感神药”奥司他韦(规格75mg)报出了0.999元/片的价格。对比该规格13.01元的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高达92%。
7月18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通过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正式中选结果。
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表显示,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科伦药业、华海药业等10家公司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中标。其中,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供应广东省、重庆市等地区。规格为75mg*30粒/盒,中选价格为29.97元。科伦药业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供应江苏省、贵州省、陕西省,规格为75mg*10粒/板*1板/盒,中选价格为14.96元。
奥司他韦赛道迎新入局者
公开资料显示,奥司他韦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需要处方才可购买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也可用于成人和13岁及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在国内,《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的抗病毒药物就包括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原研药来自医药巨头罗氏,后授权给国内的东阳光、上药集团。米内网数据显示,东阳光药业曾一度占据国内近90%的市场份额,罗氏为9.89%。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次集采落地后,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将会挤入奥司他韦药物的赛道,奥司他韦的市场格局将会重塑。
以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海药业” 600521.SH)为例,7月13日公告显示,华海药业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于2022年7月国内获批,目前尚未销售。公司参加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工作,公司产品阿立哌唑口崩片、罗库溴铵注射液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其中,规格为75mg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拟中选数量72.52 万片/支,拟中选价格 2.096元/片,拟供应省市为安徽、北京、宁夏。
科伦药业也于7月13日发布公告,规格为75mg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包装数量10粒/盒,拟中选价格为14.96元。记者注意到,上述药物于2021年获批生产,目前尚未产生销售收入。
对于奥司他韦集采情况以及产能计划,记者分别致电科伦药业、齐鲁制药、华海药业等企业。对此,科伦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作为中标企业,我们首先会保障集采的用量,也会全力生产以保证市场的需求。”
对于集采以后,奥司他韦是否还会出现紧缺的情况,江苏海洋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秦昆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药企来说,集采中标是保证药品供应的前提,关键问题是集采之后的价格如何。如果药企为了占领市场低价中标,那这类缺乏利润支撑的销售模式是难以持续的,这就是为什么前有集采中标的企业停止供货的原因。集采对于降低药品价格虚高,保证医保资金安全,保障老百姓用药,总的来说是好事情,但具体到单一品种,涉及产品中标价格问题,可能还不能一概而论。”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编辑:伍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