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什么要将职工医保缴费年限统一至男30年、女25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落地快一年,进展如何?廉江一妇科医院疑似骗保,医保基金如何维护?雷州或成医保信息错误“重灾区”,自查自纠待何时?7月19日,广东省医保局上线《民声热线》,就打击欺诈骗保、职工医保缴费年限等热点问题予以回应和解答。
2022年7月19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碧茹与相关处室负责人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
为何要统一职工医保缴费年限?
阳江需终身缴费,有地市只用缴10年,为平衡地区差异
近日,广东出台新政策,要将全省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逐渐统一至男30年、女25年,这一政策受到多方关注。
为什么要统一职工医保缴费年限?是不是医保基金“没钱”了?在录制现场,刘碧茹表示,出台这一措施,一方面是落实国家医保局“逐步规范缴费年限政策”以及“规范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方面的统一要求,全国多个省份都在出台类似的统一政策,目前已有15个省把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统一在30年、25年,“广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另一方面,统一年限也是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来考虑的,广东是参保大省,参保人跨地区流动非常频繁,此前全省各地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差异大,如,阳江规定要终身缴费,而有些地区的缴费年限是10年,统一缴费年限,能够消除各地间的不平衡。
省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处长蔡新艺提醒,职工医保是法定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都是强制参保,须覆盖参保人整个职业生涯,不管缴费年限有没有达到最低年限都须缴至退休,医保制度是1998年开始建立,只要是正常参加工作,到退休时基本都能满足30、25年条件,所以,这个政策对大多数人是没有影响的。
为什么要将统一年限设定为男30年、女25年?蔡新艺介绍,综合考虑缴费人数、缴费费率、平均寿命、待遇水平等因素并进行测算后,结果显示能保证基金持续运转的缴费年限大约在33年。目前广东设定的30年、25年,是结合全国各省缴费年限规定综合测算出的,是兼具医保的可持续发展与公平性的结果。
医保信息录入错误致无法报销?
经办机构正在理顺 信息系统已升级
湛江雷州市南兴镇的宋先生因妻子医保身份信息被录入错误而无法报销,向基层经办机构申请修改信息,却近一个月都没有结果。
对此,湛江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远程连线中表示,该问题目前已解决,收到的类似问题已按“收到一例、解决一例”的办法来解决,对这类历史遗留问题也进行了自查自纠、全面清理。
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碧茹表示,基层的医保经办机构确实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类似的原始信息录入有误的情况在湛江的两三个县存在较多,原因是,早些年,部分地区的参保登记是委托基层经办机构来办理,一些地区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数量多,所以出现了一些原始信息录入有误的问题。
省医保局成立以后,对各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理顺,目前全省大部分的经办机构已归入医保局管理,而在去年全省统一上线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后,原始信息纠错、核查工作解决起来也更加便利了。
她介绍,目前,省医保局还在借助新的医保信息系统进行“重复参保”现象的清理工作,并在清查个人账户注资情况,为即将进行的个人账户改革做准备。
妇科医院全是老人看病?住院病人不住医院?
将调查取证 若违法违规将处理
在广东廉江一家妇科医院,民声热线节目组发现,来看病的多是老年人,住院病人并不在医院住,结算账单显示,一名患者的总费用是2500多元,医保报销1800多元,患者自缴部分是500多元,而医院号称“300元就能住院‘通血管’”,只收患者300元,这是怎么回事?是否涉嫌挂床骗保?
省医保局基金监管处处长杨哲表示,后续会组织、督促县市两级组织执法人员、专家进驻医院,进行调查取证,如果确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会依法依规处理。
妇科医院,病人都是老人,是否合理?刘碧茹表示,从常规讲不合理,但具体来看,要看医院获取的医疗资质,是否适合治疗这些老人所患的疾病。
据省医保局介绍,2018年以来,广东全省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4.68万家次,处理违法违规机构近3.8万家次,追回24.86亿元,累计曝光各类欺诈骗保案件3038例。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理顺了吗?
已开通多个线上备案渠道 生育费用也可异地直接结算
2015年,广东开始部署住院异地就医的结算工作,去年开始,省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也能够实行门诊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
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碧茹介绍,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2821家,开通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2595家,提前1年完成国家医保局“每个县至少开通1家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任务。
目前,参保人可以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粤医保”“粤省事”小程序,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即可实现“地域选择一键办、备案对象一键办”“备案信息即时查、医疗机构即时查”,成功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就可实现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同时,在异地生育的参保孕、产妇也可向参保地申请备案,备案成功后在异地已开通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其发生的产前检查、计划生育和生育等医疗费用可以按规定直接结算。
据介绍,门诊异地就医方面,去年以来,已为82.39万人次进行异地结算3.3亿元;住院异地就医方面,7年来已为839万人次进行异地就医结算,医保基金共支付1029.2亿元。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