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知名生鲜电商平台每日优鲜因网传公司“原地解散”、宣布全国取消极速达业务等消息登上热搜。
平台随后回应否认了公司解散传闻,但其起家主打的前置仓配送模式确实全面取消,回应称是为“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作出业务调整。与此同时,多地每日优鲜App用户反馈称发现无法下单。
至当日收盘,每日优鲜美股股价暴跌41.67%,以0.14美元每股收盘,总市值为3296万美元,仅约合2.2亿元人民币。
令人唏嘘的是,每日优鲜曾经是众多资本追捧的宠儿。公开信息显示,自2014年成立开始至2021年IPO上市,在作为创业公司的7年时间内,每日优鲜公开的融资事件达到10次,几乎平均半年就能拿到新一轮融资,拥有着令许多创业公司羡慕的融资频率。
在融资金额上,自2015年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之后,每日优鲜后续融资规模均超过亿元人民币,合计超百亿元。数十亿元融资事件不止一起,2018年完成4.5亿美元D轮融资、2020年7月完成4.95亿美元F轮融资、2020年底获得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20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然而,超百亿融资、包括IPO上市募集资金如今已悉数“烧完”。据每日优鲜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当时每日优鲜流动资产总额约31亿元人民币,而流动负债总额达约32亿人民币,已出现资不抵债局面。而当时每日优鲜仍预计将持续亏损。截至目前,每日优鲜2021年度财报依然“难产”,可想而知较此前披露情况大概率更加难看。
面对困境,每日优鲜表现出“开源节流”双向努力。一方面,宣布停止太过烧钱,的“前置仓”模式,以期实现正现金流。一方面,据每日优鲜7月14日公告,其与山西东辉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将对每日优鲜投入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不过,作为国内“前置仓”模式的首创者,剥离该核心业务已很难界定属于“自救”还是“自杀”。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最新一笔2亿元的融资目前尚未到账,更有传闻称东辉集团已考虑撤资。
如今,投资者对每日优鲜已很难大方,但它曾经受诸多头部投资机构青睐,并曾受用投资者光环。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腾讯公司在每日优鲜的10次融资历程中多次参与,从领投A轮、B轮,到联合领投D轮,参投C轮、F轮。由此,每日优鲜也被视为“腾讯系”在生鲜电商领域的重要布局。
除腾讯之外,每日优鲜7年10次融资历程中还有不少知名头部机构参与。其中,光信资本、元璟资本为每日优鲜天使投资方,并持续参与了每日优鲜B轮前的早期融资,此外浙商创投也在B轮时进入。在B轮后,联想集团、远翼投资、华创资本、高盛(中国)、时代资本、保利资本、华兴资本、中金资本、工银国际等实力专业创投机构、PE、国际资本和企业资本纷纷加入。
2020年底,每日优鲜上市前的最后一笔公开融资来自青岛市政府,彼时,青岛市政府与每日优鲜举行总部项目签约仪式。青岛国信、阳光创投、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组成联合投资主体,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每日优鲜在美股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3美元/股,IPO市值32亿美元,但上市当日其股价最高为11美元、收盘9.66美元已出现较大幅破发,此后更是几乎一路下跌至不到1美元,面临退市风险。
百亿融资烧完,投资人期望收益纷纷打水漂。每日优鲜的窘境或许也让投资机构对生鲜电商赛道感到心悸。
2022年上半年国内VC/PE投融资数据显示,当前生鲜电商、本地生活等融资交易热度大幅下滑,交易数量、交易金额已在众多创投赛道中排在末尾。有投资人认为,该赛道未来保持低位将成常态,也有投资人认为存在一定回暖可能,不过也要重新审视融资烧钱规模扩张的模式。
出品:南都·湾财社 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寻找湾区最具产业温度创投人活动
【湾财社·创投】湾区创投新趋势
每日优鲜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