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当深圳“机器人谷”以硬科技蜚声国际,广州“游戏谷”迅速崛起重塑城市竞争力。
“广州作为广东省游戏产业的核心城市,在游戏产业发展上起步较早,历经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已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众多的企业集群”,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会长王娟介绍。
2025年,游戏产业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广州游戏又如何抓住机遇,继续强化产业优势?打造大湾区“游戏谷”,做大做强广州游戏产业第三极,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游戏产业重要的布局。
广州“游戏谷”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目前已建设“六横四纵两地铁两总站”的综合交通体系,辖内国际港航中心、保利鱼珠港、鱼珠AI智慧港等聚集了近百家游戏企业,形成包括研发、制作、发行在内的游戏制作全产业链。
据透露,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有望出台,将支持建设鱼珠游戏小镇和文冲电竞小镇,建设广州首个专业化电竞场馆。
全要素集聚:超200家企业进驻
“乘着黄埔对游戏产业支持的东风,我们计划将全产业链向黄埔迁移”,神起集团副总裁兼秒乐游戏总经理卢伟告诉记者。
今年,秒乐游戏成立恰逢十周年。在“精品化发行+精细化运营”双轮驱动下,过去三年实现年复合增长率超50%,爆款率超30%,累计用户规模突破千万。比如,《幻世九歌》为以东方仙侠世界为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戏,首月流水破2000万,总流水破5亿;《吞噬星空》为爆火国漫人气IP正版授权的0.1折产品,自2025年2月上线起,首月流水突破1600万;《真红之刃》为奇迹类产品,自2023年8月上线以来总流水破2亿。
“今年公司新成立了一支海外发行团队,包括游戏直播团队都计划搬迁至黄埔,我们在鱼珠AI智慧港的办公面积会继续扩大”,卢伟强调,“目前我们的游戏产品正在加速提升核心技术支撑能力以及用户适配体验感,期望后续能够呈现出多款优质游戏产品在多赛道领跑,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秒乐游戏是广州众多中小游戏企业发展的缩影。据统计,2024年广州市游戏市场规模达到了1406.67亿元,游戏企业总数合计达6783家,其中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游戏企业数达到近360家,游戏产业从业人员超10万人。
其中,广州“游戏谷”迅速崛起,聚集了4399、多益、炫动、神起等200多家游戏企业,已形成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影视、游戏特效等全要素集聚生态,构建起游戏策划、游戏设计、游戏运营、游戏出海等全链条协同格局,新的游戏阵地正在形成。
比如,最早布局小游戏赛道的厂商之一,4399成为广州游戏出海的标杆案例。这家扎根于广州“游戏谷”的企业,办公就在保利鱼珠港,2座小总部独栋,容纳约3000名员工。此前发布的《2024年中国小游戏百强企业榜单》中,广州有28家企业上榜,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对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强调,“现代经济,产业集聚发展非常重要,不仅能够聚焦大量的企业,产生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益,也有很强的‘地标’效应。”
全方位扶持: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
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游戏研发投入成本大、游戏版号申请时间长、游戏运营监管要求高、海外营收资金回流难等诸多困境,迫切需要服务创新。
2024年,黄埔区新闻出版局、鱼珠街道办事处等五方在鱼珠片区的漫林·ICH产业园选址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游戏产业服务中心。中心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立游戏产业政务服务大厅,落户协审机构,引进出版单位,组建行业协会,加快游戏产业要素资源集聚,将为湾区游戏企业提供研发辅导、出版审读、营运监察、信息发布等高效优质服务。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鲁晓昆告诉记者,“游戏产业服务中心的设立对广东省游戏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直观、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在专业人才聚集、政策咨询等方面也建立了一站式配套支持。”
具体来看,负责中心运营的广东鼎泰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林燕亮介绍,“未来,中心主要围绕动漫、游戏企业提供各种支持,包括出海政策合规性的服务、政策的解释和培训等,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并解决出海等相关痛点难点。”
值得关注的是,黄埔区还将与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合作组建湾区游戏产业战略研究院,发布游戏产业黄埔核心指数,为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加速游戏产业与科技、金融、文化等产业深入融合。
“鱼珠街道紧紧依托这一重要平台,全方位地为游戏产业提供有力支持”,黄埔区鱼珠街道办事处三级调研员邬首道介绍。首先,街道会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为游戏企业打造一个优质、舒适、安心的办公环境,让企业能够专注于业务发展。
与此同时,街道会继续整合各类资源,为游戏企业打造一站式的、全生态链服务体系,给企业最大的方便和支持,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还会积极推动游戏与动漫、影视等产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提能升级:载体平台“引凤来栖”
此外,黄埔区还高水平打造了一批高端产业载体平台,重点发展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的新兴产业业态。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看来,广州“游戏谷”以产城融合、人才培育和文化输出重构城市发展逻辑,其意义不仅在于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更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文化输出、区域协同,助力企业从传统游戏向元宇宙、VR/AR 等新兴领域拓展,重塑城市竞争力。
走进华南版权服务大厅,科技感扑面而来。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指导,中华版权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华南版权服务大厅及湾区创意产业版权城市会客厅,落户在黄埔区。
而华南版权服务大厅所在的广纳院,这里不仅汇聚了纳米技术应用的前沿企业,还涵盖了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是科技创新的温床。
“游戏产业的核心价值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版权的价值。一款游戏涉及的受版权保护内容可能超过千项,包括人物形象、服装道具、背景音乐、特设场景等等都是版权保护的范畴。在助力黄埔区游戏产业发展中,我们致力于做好游戏软件版权登记保护,同时深度聚焦于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与文化内涵的守护,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与服务。”中华版权服务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周磊表示。
同步推进的“中国软件游戏谷”项目,更具规模效应。广州市黄埔区护林路地段(黄埔区文冲街)计划分两期开发游戏谷项目,总投资45亿元,规划3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其中,一期规划建设3栋写字楼及集中商业体,配套文化广场、剧院等公共设施,于2024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
错位和联动,做大做强广州游戏
据黄埔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谭致远透露,近期,黄埔区将出台极具吸引力的游戏(电竞)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建设鱼珠游戏小镇和文冲电竞小镇,建设广州首个专业化电竞场馆,打造大湾区游戏谷,做大做强广州游戏产业第三极。
业内专家纷纷建议,广州“游戏谷”以鱼珠片区为核心承载区,与金融城、琶洲等片区错位和联动,有望成为全球数字文化产业的标杆。
广州市游戏协会会长王娟指出,目前,广州汇聚了涵盖游戏产业链上下游的多种类型企业,构建了“大型游戏企业—中小型游戏公司—创新型游戏工作室”的完整金字塔模型。这种结构不仅确保了产业的稳定性,还激发了创新活力,形成了“大厂驱动、中小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构建了健康且富有活力的游戏产业发展生态,使广州在全国游戏产业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各城市加码布局游戏产业的新挑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从四个维度,提出具体建议。
一是要高度重视游戏产业,将游戏产业作为文化名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打造“一城、三地、两中心”,即全球游戏文化名城、游戏精品研发高地、游戏新业态策源地、对外贸易集聚地、全球化发行中心、游戏文化价值拓展中心。
二是鼓励游戏精品创作,实施“广州原创精品游戏研发工程”,在政策导向、企业孵化、产业配套、人才培养方面支持游戏精品创作。三是加强游戏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建设游戏产业研发、创新、创作中心,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大力推动“游戏+旅游”“游戏+商业” “游戏+时尚”“游戏+城市”“游戏+教育”等融合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