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郊县肠癌渐高发,增城宁西启动“无肠癌社区”工程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7-31 13:02

由于生活、饮食习惯的差异,往往城市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大肠癌的发生率要高于远郊区县、农村地区。但不断加速的城镇化,正在将这种差距慢慢消除。

7月30日,“肠长九久 安心如意”大型科普义诊惠民项目于增城区宁西街社区正式启动。本项目由增城区宁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办,增城区宁西街道南樵社区协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提供技术指导。来自南方医院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健康管理科、中医科、妇产科的专家团队走进社区,与社区医院医务工作者一起为居民免费科普、义诊、咨询及提供肠道肿瘤健康检测服务。

1.JPG

该科普义诊惠民项目核心以肠道肿瘤为防治对象,借助多种手段,助力南樵社区打造“无肠癌社区”,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它开启了三甲医院、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社区医院“三位一体”的基层筛查防治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jpg

南方医院增城分院专职副书记罗贤安、南樵社区党支部书记罗伟康、南方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肖冰,南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李爱民、宁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陈燕飞及南方医院专家团出席会议,并启动项目进程。

从三甲医院到社区

打通“三位一体”基层筛查防治新模式

《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呼吁加强癌症高危人群早筛早诊早治,进一步提升我国癌症防治水平,提高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针对当前癌症防治的严峻形势,加强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动,才能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将癌症诊断关口前移到基层前线。

3.JPG

南樵社区党支部书记罗伟康对南方医院的专家团致以了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此次义诊,送来了技术服务,送来了关怀与温暖,更有利于把防癌预防落实到家庭和个人,落实到癌症防控最前端。南方医院增城分院罗贤安书记介绍,南方医院有81年历史,南方医院增城分院近4年来已服务196万群众。希望南方医院增城分院能做好“党建引领,健康进社区”,不辜负大众对南医人的期待。

“防癌关口前移,意味着社区才是防癌的前线战场。社区居民防癌意识提高,对大肠癌检测工作知晓度、参与度也会相应提高,大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才会降低。”南方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肖冰教授表示,在广州,大肠癌已成为最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超过80%大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尽管2015年起,广州已经全面铺开大肠癌筛查检测,但民众参与度不高,效果并不显著。

7.JPG

南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李爱民教授在启动会上进行了细致的肠癌知识科普,他从发生在身边的病例出发,告诉社区居民:肠癌从肠道息肉发展至恶性肿瘤,往往需要至少5-10年的时间,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提高生存率,还可大幅降低治疗花费。我国肠癌早诊率只有10%左右,国民肠道健康意识有所欠缺。因此,李爱民教授呼吁社区居民重视肠道健康,此次义诊惠民项目中,以前在三甲医院才能做的肠道肿瘤健康检测也被引入了社区,该新型的无创粪便DNA检测技术能更精准方便地检测肠道状况,提升肠镜的依从性和检出率,助力守护居民肠道健康。

远郊区县肠癌发病率也在上升

更需提升健康意识

李爱民教授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城市居民的高蛋白、高脂饮食率高,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和一线城市里,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在快速攀升,而且早诊率较低。大量中晚期肠癌患者,对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以前,我们认为农村地区的发病率要远低于城市。但这几年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远郊区县的大肠癌发病率也在增高。有20来岁就确诊的病例,也有不少壮年期的居民。由于健康意识的相对欠缺,他们的早诊、筛查意识就更需加强。”也正是基于此点,李爱民教授多次、不定期的参与在基层开展义诊、宣教。

8.jpg

“我听说今天有义诊,就早早赶来了,医生都是南方医院的专家,讲解详细有耐心。”居民罗阿姨说,尽管赤日炎炎,但挡不住现场社区居民的热情。

在活动现场,义诊的医生团队对居民们关心的消化道,心血管、妇科等疾病答疑解惑,提供科学专业的健康指导建议。

从“等群众上门”,到“送服务上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就是在牢筑居民健康防护屏障。“肠长九久 安心如意”项目,还将持续进行,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社区,让更多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来自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沈锐冰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