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慢性炎症,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通常是由于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缺血,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胆囊急性或慢性炎症Q性病变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症状一般有腹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腹胀、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多在上腹部,有的会放射到右肩背部,以及伴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寒战、发热、腹肌紧张、黄疸等症状。肥胖人群往往摄入更多的脂肪,消化脂质所需要的胆汁更多,发生炎症的概率更大。酒精的代谢主要由肝脏完成,过渡饮酒会导致肝脏负荷过重,甚至直接损害肝脏,影响胆汁的产生,诱发胆囊炎发作。比如现在的年轻人经常不吃早餐,也会使胆汁过量淤积于胆囊内,引发胆囊炎症。
即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害患者的营养支持。长期的肠外营养也会导致胆汁过量淤积于胆囊内,导致结石有引发炎症的风险。
临床研究表明,中年人,特别是肥胖的中年女性,胆囊炎的患病率最高。老年人和有腹部手术史的人群也要特别注意,此类人群也较容易诱发胆囊炎。平时饮食要注意什么?
胆囊炎患者平时的饮食要尤其注意,五个饮食禁忌一定要记牢!
患者每日脂肪量应限制在40~50克之间,应禁食肥肉、油炸鸡蛋、猪油、黄油、奶油等,最好食用植物油。酸性食物可刺激胃及十二指肠分泌胆囊素,从而引起胆囊收缩,诱发胆绞痛。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还有蟹黄、螃蟹、鲫鱼、咸鸭蛋、鱿鱼、虾皮等。胆固醇的代谢需要肝、胆进行大量的工作,如代谢不完全,又成为结石的重要原料。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会导致胆道括约肌的痉挛,从而引起胆囊区的隐痛或绞痛。胆囊炎患者常因胀气而病情加重,所以胆囊炎患者对易产气的食物必须忌食或慎食,产气食品如大豆、豆制品、土豆、红薯、芹菜、韭菜、毛笋、蒜苗等,其中一些粗纤维食物还能促进胆囊素的产生,导致胆囊强烈收缩,引起绞痛。
除此之外,有的食物也可以适量摄入,能够缓解胆囊炎症状。

适量的蛋白质可促进胆囊收缩,有利于胆汁的排出及疾病的恢复。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对蛋白的要求,与正常人群相当或稍高,每天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 80~100 g。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除了能补充维生素外,还能减少胆结石的形成、减少胆固醇吸收、减轻胆囊炎的症状。多喝水,可稀释胆汁,促进胆汁排出,减少胆结石形成机会。
不仅要吃得对,饮食习惯也要好。
首先三餐定时,如果三餐不定时,胆汁会沉积在胆囊中,也容易引发胆囊炎;其次是不能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导致胆汁无法顺利排出而诱发急性胆囊炎或胰腺炎。
部分资料来源:腾讯医典、理君博士、丁香生活研究所、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编辑:游曼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