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虎福临门”——世界虎邮票专题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2-08-07 23:04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8e5781307d0f48bc8275dcb3d16f4bea.png

与人民同行——纪念关山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展

展期:7月1日—9月30日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 关山月艺术馆

本次展览集结了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省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岭南画派纪念馆四家机构收藏的关山月作品,又配合画作展示相关历史文献,共计展出近百件展品。策展团队以关山月于1983年撰写的《我与国画》为线索,引领观众进入关山月的艺术和心灵世界。展览分为“图绘人间”“山河新貌”“人民的形象”三个篇章。抗战胜利后,人民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关山月用画笔图绘所见所闻表达对苦难民众深深的同情;在香港时期,为平民画速写,并根据进步文学《虾球传》创作连环画,向第一次文代会美展提交作品。

荣宝斋与艺术家——荣宝斋350周年广州特展.jpg

荣宝斋与艺术家——荣宝斋350周年广州特展

展期:8月7日—9月6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3-3号 荣宝斋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1672年,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迄今已有350年历史。在隆重庆祝荣宝斋350周年之际,荣宝斋广州分店将于2022年8月7日重张。荣宝斋广州将立足岭南,以继承中华优秀艺术传统,通过艺术创造展现新时代精神文化面貌,促进南北文化交流,助力广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并于重张之际推出“荣宝斋与艺术家”展览。该展览作为荣宝斋350周年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呈现了荣宝斋在传统书画领域的深厚底蕴,更以积极的姿态深度链接岭南文化艺术传统,并通过当代水墨艺术版块呼应进取兼容的地域精神。

物我有情——钧瓷、金镶玉、织物作品展.png

物我有情——钧瓷、金镶玉、织物作品展

展期:8月7日—8月19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3-3号 荣宝斋

本次展览选取钧瓷、金镶玉、织物三个门类的作品,是对“艺术生活”概念的一种诠释。艺术品与生活中的所用之物看似相去甚远,有时候却能达到和谐统一。钧瓷诞生于河南禹州神垕镇,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任英歌就出生长大在神垕镇,古时被称为钧台的地方,跟随父亲任星航学习钧瓷技艺,成为任氏钧瓷的第十代传人。其风格博及古今,有个人风貌。烧制的茶器、花器、食器等,保留了钧瓷的典雅,淡化了钧瓷的威仪感,在大件赏器之外,塑造了小巧细腻的新风格,拉近人与器物的距离。国人好玉之风久传。金镶玉作为舶来技艺,曾为皇家独享。时代变迁,玉师流散,手艺凋零,至杨根连艰难复原,金镶玉技法方重现人间。杨晓雅自幼承沐家学,将技艺应用于首饰上,设计巧慧,手艺谨严,于毫发间切磋雕琢,并融合薄胎、镂空的技艺,让我们一睹新世代的金声玉德。

萃集光影 星河荡漾——荷兰绘画专题书展.jpg

萃集光影 星河荡漾——荷兰绘画专题书展

展期:8月—9月

地点:广州图书馆北八楼创意设计馆

荷兰以海堤、风车、郁金香而闻名,荷兰画派则是艺术星河里的璀璨明珠。17世纪初,荷兰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新的文化气氛下产生了以写实、纯朴为特点的荷兰画派。这一时期艺术家们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多彩的现实世界,用画笔描绘周围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熟悉的各阶层人物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色。因此出现了专事某一种题材的画家,如被称为“微笑画家”的哈尔斯、热衷创作“自拍”的伦勃朗,画技成谜的风俗画家维米尔,静物画家威廉·克拉斯·赫达等。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早期画风写实,也是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本次荷兰绘画专题书展精选上百本相关珍藏经典图书,为你铺陈17-19世纪荷兰绘画的艺术长卷。

JC动漫馆藏日本动画赛璐璐展.jpg

JC动漫馆藏日本动画赛璐璐展

展期:7月21日—8月21日

地点:方所广州店(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负一层MU35号)

赛璐璐(Celluloid Nitrate)原指一种透明的合成塑料,以前制作动画时会把所有要动的部分画在原稿上,然后再依照线稿在透明胶片上上色,这张胶片就是赛璐璐画。上色后的赛璐璐画会配合背景画进行摄影,将几层赛璐璐画与背景画重叠,就可以完成动画中的一帧画面。因为赛璐璐材质本身的近透明性适合分层绘制,能够一层层叠加细节,例如绘制赛璐璐画时只需要画一张头部画和几张嘴巴画,就可以制作说话的动态。高成本、不易保存、难以控制品质等种种缺点,让赛璐璐画一点点被数码作画取代。不过同时因为赛璐璐的特性,同样的画面在赛璐璐上和数位作画出来区别甚大,人工手涂的颜色往往很厚,有着电脑无法呈现的深度,也就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格。手绘动画相对粗糙,但不完美反而丰富了动画的质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时间的履历 国际插画艺术节.jpg

时间的履历 国际插画艺术节

展期:8月4日— 10月24日

地点:广州海珠B.I.G艺术园区3栋106

插画:illustration,原意:“照亮”,即插画可以让文字概念变得更清晰明确。10年前,插画曾是书籍、平面等创作形式的附属品和“配角”。10年后,随着⼈们的审美多元化,插画已慢慢从文字的配角,变成了当代人们视觉审美的主角之一。越来越多的插画艺术创作者开始浸入这场“视觉变革”中,逐渐摆脱传统艺术思维的束缚,尝试新的创作形式和想法。本展馆内,上百位插画艺术家作为插画行业的创作者,展示了插画师与多个传统⾏业的跨界合作。展馆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插画艺术家们正在探索更多关于插画艺术 × 商业 × 视觉变革的有趣实验,无数的插画家们,仍在探索着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映·觅声.jpg

映·觅声

展期:8月2日— 8月24日

地点:音糖生命博物馆

本次《映·觅声》展览,我们在绿树碧波环绕的美术馆里集合了郑泽生老师的架上绘画、音糖生命博物馆的听音装置、艺术装置、心音采录音舱、视频和文本等,艺术品包含动植物门类,世外桃源、云南在地景观、热带雨林的场景,希望能让大家身历其境,走进自然,聆听自然。诚如展览的英文名字“Listen to Yourself in SHINING”,听声观画见自我,让人在节奏繁忙的生活中寻觅到一丝闲暇,也像小象Dololo一样,与万物建立亲密关系,常常治愈,时时温暖。

刺的幻想——山谷个人作品展.jpg

刺的幻想——山谷个人作品展

展期:7月31日—9月5日

地点:九月艺术 · K11空间(广州市天河区K11购物中心L408)

十年的时间,山谷从最初的泥巴兴趣爱好者到成为一个职业的陶艺创作者。从早期的天马行空,到慢慢找到自己想要的表达,陶瓷创作对她来说是将内心想法输出的媒介。“刺”在山谷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它有很多层的含义,可能是人身上隐形的自我保护,也可能是自我束缚的象征,它也许是一句伤人的言语,刺痛人的内心。当山谷用尖锐的刺作为表达时,同时想到了对立的圆,两种截然不同的触碰感。球象征是一种果实,也象征着多元化与未来感,以球体为元素,是将尖锐刺痛人的部分转化成为另一种让人有亲近感与愉悦感,让人变得更加可爱。

Healing Takes Place at Home愈合.jpg

陶器美学展 Healing Takes Place at Home愈合

展期:7月30日—8月28日

地点:橄榄山 the hills (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三横路3号)

陶瓷是陪伴人类历史进程最悠远的材料之一。它的可靠、坚毅和质朴是我们永远可以依赖、仰仗的特质。纵然陶瓷可以跨越数千年的历史来到我们的面前,却也要不断地经历完整和破碎的生命轮回。自古以来,对于破碎的陶瓷,除了被放弃以外,往往也会因为其拥有者的无限珍视而被修缮保存。器物得以以一种全然不同的状态存续下去,同样也存续了人对器物的珍惜之爱。反观我们自身,亦是如此。出生的那一刻或许是我们灵魂最完整的瞬间,历经世事变迁,一个人或许受到伤害、或许被迫改变,但人的治愈再生能力往往令我们自己都感到惊叹,痛苦的破碎过后终于获得了成长,这就是一种愈合再生。本次OO Onsite展览联手生活美学空间-橄榄山the hills,以“家”为线索,将OPEN OBJECT的陶瓷器皿与经典设计师家具相结合,以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为大家呈现记忆中的家。

非常日常.jpg

非常日常

展期:7月10日—9月9日

地点:野生艺术博物馆(广州市荔湾区泮塘五约新街66号)

在后现代哲学的视域下,“可见的”日常源于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结构,它如光斑跳跃在我们周身,折射出我们自身的幻影,以及主体性的不同位面。艺术家杨光和李元素一直密切关注着周边人们的互动关系和此片社区的生态特征,并用各自的创作方式给出了他们对“远方”日常的兴趣和理解。杨光多年来对生活的冷静观察和深度思考在这次的主题创作中得到相对尽兴的表达,《你幸福吗?》《可疑的桃子》《野蛮生长》等作品通过动物和植物的拟人化呈现生存环境和精神力量的关系隐喻;而李元素依然专注于探索像素艺术的形式意趣,《单独空间》和《叙事》系列用极简笔触表达对日常的体验、感知和联想。《物品》的静物系列和“快餐厅”的陈设风格相映成趣。

社恐扎扎跳——苏小泡的PLOG人生.jpg

社恐扎扎跳——苏小泡的PLOG人生

展期:7月23日—10月16日

地点:广州市龟岗一马路16号

社恐,往往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人。本次展览的插画师苏小泡,便是一个拥有自己丰富小世界的有趣人类。一方面,她像很多“社恐”患者一样,回避社交、抗拒群聊,回到公司就是个“职场隐形人”,希望谁都看不到她。但另一方面,在社交之外,在自己的画里,她又是那么地自由、肆意。无聊、琐碎的日常,构成了她笔下的奇异世界——垃圾堆里跳出神奇动物;城市中奔跑着戴鸡头面具的人;甚至,在Plog还没流行的时候,小泡就喜欢在本子里自言自语。她所有的情绪——生气、悲伤、快乐,都可以化作具象的画面。它们五颜六色、热闹奔腾。奔腾,在广东话里,就是“扎扎跳”。这就是《社恐扎扎跳》的名字来源。社恐,不等于木讷、内向。他们一样也有激烈、活跃的时候。只是,他们喜欢把这一部分留给自己。在某个无人留意的角落里,他们也会尽情撒野。

出口 EXIT.jpg

出口 EXIT

展期:7月29日—11月6日

地点: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四楼chi K11艺术空间及三楼艺术廊桥

本次展览是“文化零售”先锋K11最大规模的年度艺术文化盛事——K11 Art Karnival的大湾区重磅艺术项目。本次展览“出口EXIT”探寻艺术与技术、身体与媒介之间潜在“接口”的思考和创作,汇聚了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工程师等多元背景学者的思维碰撞,用一系列身体与感官的多重体验试图拓宽媒体艺术的边界,糅合艺术与科技的化合反应,用新媒体艺术语言展开一段调动多重感官和情绪的全新叙事。“出口”是时空与时空的接口,它既是此地的出口,也是彼端的入口。展览以光影、声音、建筑为线索,交织出一个近500平方的复合路径漫游空间,其试图颠覆传统的展览建构逻辑,重置艺术、空间与身体的关系,让感官沉浸、回荡、弥散于这金属迷楼之中。

【美丽坏东西】周雯静个展.jpg

【美丽坏东西】周雯静个展

展期:7月9日—9月30日

地点:广州沙太南路VLAB 翌方181创意园 翌当代艺术中心

不论是女性或男性,皆在这时代中不同程度地遭受着诸如脱节、分离、压迫等性别问题的折磨。周雯静的个展《美丽坏东西》尝试以一种甜蜜的艺术形式,展示那被暴力恶意扭曲了的东西,在此,艺术家透过“生命-政治”视角,将与性别相关的身体、生育、疾病等主题进行呈现。作品的仿拟手法,将边缘群体从沉默中拉回,带回至日常生活的实践,为主体性重新置入调节空间。仅仅是展厅空间的色彩便充满了特殊的隐喻与叙事意味:大面积暧昧的粉色指向女性情结,深邃华美的蓝色则映照出现实主题的残酷内核。

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jpg

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

展期:7月30日—9月18日

地点:广州高德置地冬广场JAM SPACE3F、4F、5F

“伊始”,预示新生,探索希望,指引未来。“伊始”,是年轻的创作者们基于个体经验作为在艺术创作中的原料;“之际”,则是结合当下环境的发展所面临的境遇。本次展览由“生活之诗”“理想之诗”以及“灵魂之诗”三个篇章组成。“生活之诗”以日常中的体验和感受为土壤,由此及彼生长出创作的灵感;“理想之诗”由创作者们在当下面对现实环境,试图激发自身对内心世界的向往;“灵魂之诗”单元中,创作者们以叙事性为原点,探索自身与潜在的精神力量的融合。本次展览汇聚了20组公共艺术装置,其创作者主要是美术院系毕业的年轻艺术家,以及一群热爱艺术的特需青少年,青春伊始,他们通过不同方式的艺术创作去认识和表达这个多元的世界,多维的人生。

——深圳——

GAME ON.---EDGAR PLANS艺术家主题个展巡展深圳站.jpg

GAME ON.---EDGAR PLANS艺术家主题个展巡展深圳站

展期:7月20日—9月20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万象天地北区L4艺术计划·场

篮球已经超越运动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篮球文化和街头潮流紧密的联系由来已久。以NBA联赛为首的组织以更多元创新的形式,让篮球的骄傲和热情辐射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其中,在艺术界,与潮流艺术家Edgar Plans(埃德加·普兰斯)的联名合作,让这场对篮球精神的致敬进一步打破圈层。本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以篮球运动及标志性球星为主题创作的作品。作为篮球爱好者和诸多球星的好友,Edgar将无穷的创造力注入对篮球文化的热爱。篮球体育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他的笔下化作了永葆童真的篮球小英雄,与现实世界中的篮球相关藏品在同一场域碰撞。艺术家冀望借助篮球小英雄,唤起不同世代的人们对篮球和体育共同的、永恒的热情。


——肇庆——

石湾陶塑虎年生肖文化展.jpg

福虎添翼——佛山石湾陶塑虎年生肖文化展

展期:7月28日—9月25日

地点:肇庆市博物馆二层东展厅

虎为百兽之王,是哺乳纲的大型猫科动物。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与十二地支中的“寅”相配。本次展览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肇庆市博物馆承办。本次展览遴选了62件(套)石湾陶塑艺术虎形作品及8件剪纸画,采用图版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诠释生肖虎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展示了我国蔚为大观的虎文化现象。

——东莞——

“从东莞出发”东莞摄影十人艺术展.jpg

“从东莞出发”东莞摄影十人艺术展

展期:8月7日— 8月28日

地点:岭南美术馆负一楼B1展厅

为庆祝东莞市摄影家协会成立40周年,“从东莞出发”东莞摄影十人艺术展以声音和摄影作品组合的方式,以通俗性、日常性的方式让公众介入到展览文本中,延伸展览的空间维度,将本次展览以跨学科性展示、推动、融合。黄晓丽、李志良、叶建波、钟致颖、萧贵华、魏皓亮、涂涛、周敏强、王惠仪、姚国良,十位东莞本土摄影艺术家“从东莞出发”,其人其艺,都与东莞产生了丝丝缕缕的关系。他们或许在东江寻找千年莞邑的匆匆时光,或许在梳理古人遗留莞地的深厚脉络,或许在见证岭南文明在东莞的发展,或是本身就在参与大湾区的文脉建设……他们始终有一份初心,用影像作为媒介,溯岭南文明起源,留东莞文化记忆。

“虎福临门”——世界虎邮票专题展.jpg

“虎福临门”——世界虎邮票专题展

展期:7月28日—8月29日

地点:东莞市虎门镇影像虎门艺术中心

虎,素有“百兽之王”的美誉。早在百万年前,老虎已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和我们的先民生活在一起。自古以来,中国人崇虎、尊虎,将虎视为象征勇气、力量以及财富的瑞兽,也是扶正镇邪的守护神,并将虎列入了“十二生肖”当中。今年是中国农历壬寅虎年,适逢邮坛盛事——“东莞虎门2022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举办在即,影像虎门艺术中心特策划本次“虎福临门——世界虎邮票专题展”,率先为邮展预热。展览展出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120多种虎年生肖邮票以及和虎相关的邮票,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虎票盛宴。

杨茂源—“轮回”版画作品展.png

杨茂源——“轮回”版画作品展

展期:7月1日起

地点:棠美术馆D1展厅

《轮回》系列作品是用草木燃烧的灰烬混合碳粉,把动物的形象拓印在纸上,这些脆弱的形象都是灭绝及濒临灭绝的动物。艺术家亲手记录了这些动物的分布、生活规律、繁殖及灭绝原因,表达出我们关注灭绝动物,就像人类体会自身伤痛一样的情感。在作品中,杨茂源用艺术的方式复活了在地球上已经灭绝的动物。画中,寥寥几笔的就勾勒出一只栩栩如生的高加索野牛、斑驴、中国犀牛......在艺术家的情感世界中他们并未死去,但他们已经成为历史挥之不去的伤痛。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素有神鸟之称,其中黄嘴白鹭更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观轮回展览,赏美术馆池塘上空盘旋的鹭群,叹岁月广袤,惜生命无常,也许这就是这场展览的意义。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饶泳欣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