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林长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教育局于2022年4-6月举办了广州市首届“我身边的大树”青少年作文大赛。
大赛由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承办,广州市越秀公园、南方都市报、N视频等单位协办,大赛得到了学校和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超过800所中小学的5万多学生提交了作文,经过学校推荐、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共确定了120篇获奖作文,其中金奖8篇、银奖20篇、铜奖39篇。今天我们分享的是银奖作品。
天空的诗
@作者: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初中组 戚心怡 指导老师:徐秋月
春夏秋冬,岭南沐浴着温暖湿润的气流。在明媚的阳光里,我行遍南国大街小巷,从家门口再到旅游景点,常绿的树木常常成为主角,装点了或成为了风景。有时候走在树荫底下,我情不自禁抬头仰望,湛蓝高远的天空总镶嵌在绿叶之间,如同自然之手的匠心绘就,却又富有随性之趣。
纪伯伦写道,树木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我也曾阅过无数首南北的诗——银杏自然精美,却败在雕饰之多;北国松柏挺立于风霜,却不能承受多少诗意;那千年古榕与柏皓首苍颜,称之为历史或许更加合适;那龙眼紫薇,又略显乏味。于我而言,我心中的那首诗无疑是杨桃树。
杨桃树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小乔木,分布在我国大陆南部和台湾。我初识杨桃,是小时候去广州的杨桃公园玩。杨桃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星星状的截面。我喜欢将杨桃切成一片片黄色的五角星,整整齐齐由大到小排列在盘中,再顽皮地由小到大一片片吃掉。后来,我吃惊地听说,这种广州司空见惯的果树,在北方极少见,内心竟然有一丝藏匿宝贝的窃喜。长大以后,我对它的印象已不只是甜蜜的水果。我甚至感慨,广州多公园,以树为名的公园却很少,杨桃树一定是备受喜爱。然而,作为果树的它在人们心中,实用价值显然更为重要。
从古至今,同一树种的实用和观赏价值似乎总有一处被忽略。例如,当梨树成片地栽种在果园中而非风景区里,人们更多地去品尝它的果实。而像观赏类的桃树,往往不结果。我第一次意识到杨桃树之美,竟是在同样位于岭南的顺德清晖园。我走进清晖园,作为岭南四大名园的它,山水毓秀,一步一景,尤其是山水间一草一木,无不清隽。
在清晖园边穿过一道侧门,一片绿荫如云般蓦然坠入我的眼帘。百年前书香门第的教育方法就陈列在身后,眼前这株百年杨桃树虬枝盘曲一直倚向天,倚向那雕栏砖墙圈起的微青的天空。树叶乍一看纷繁,细看越看越有颜色深浅的层次、空间排列的层次。再仔细瞧瞧——不同于别的果树张扬地结鲜艳的果实,它只结黄绿色的略扁长的果实,好像是几片黄叶,其实是枝头沉甸甸的甜美。神采奕奕,蓊郁苍翠,时间给予它的只有更多的生机。
第一次见到如此高大的杨桃,我情不自禁凑近乌黑的树干,仿佛听到强有力的搏动震颤我心。那是大地勃发的力量书写下了天空的诗,韶光里占尽春色。杨桃树启发了我,让我注意起园中的其他草木,有凤眼果、芒果等。我才发现岭南园林花木实用性与美观并重,造就了和谐的景观。这首诗,真诚朴实地描画着天空的轮廓。
家附近一个隐蔽的小角落,参差地种了几棵树,品种各不相同。听说小区建成后,楼房后空出了十多平方米,便有人自发地带去树苗种下。二十年过去了,零散种下的树木里有散尾葵、松树和杨桃树。其中杨桃树有好几棵,年年开清秀的紫色小花,结的果不大也不甜,却每年都结满树的黄澄澄的果子,掉得满地都是。
大概是这片小苗圃太拥挤,它铆足了劲向上生长,果子也在高处结,叫人难以如愿摘到完整的杨桃。它长得越来越高,只为争夺那一片碧空艳阳,身躯难免纤弱。有时台风过境,雨后枝叶满地,我常能见到青绿的幼果散落。不过这些都不能阻拦它开出簇簇精巧的花朵,继续结无人理会的杨桃。望着远处隐现的楼房,我忽然想要拥抱城市一角中生长的杨桃树——
树啊,你被人类带到这狭小的角落里,以顽强的生命力包容了不幸,又绽放着自己,缀饰着蓝天。你日日夜夜吞吐着气体,释放着氧气。思绪飘零到亿万年前,或许人类的生命就是你和你的祖先给予的,这蓝天也是你和你的祖先造就的。
是啊,你才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
因为你造就了蓝天,你描画了蓝天。
从有历史以来,树关怀着人类,树包容着人类。在果园中生长的树,在园林中点缀的树,在城市中顽强生活的树……那不是树在生存,是人在生存啊!
平台简介
南都校探公众号下属的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南都校探一起写作吧!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 谭晓慧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市首届“我身边的大树”青少年作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