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时代少年说第四期:和“法官妈妈”一起守护公平正义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2-08-15 13:41

时代命题,少年作答。围绕喜迎二十大,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由广州市文明办、市林业和园林局、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儿童公园、南方都市报、N视频联合出品的2022年“广州新时代少年说”直播节目第四期于8月13日正式上线。

本期节目中,2021年度广东“新时代好少年”陈炫儿、2021年度广州“新时代好少年”周玥彤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道德模范、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海仪就“与法同行,守护‘少年的你’”话题展开对话。陈海仪法官为少年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普法课,还带领屏幕前的少年儿童们一起云参观少年家事诉调中心。

对话嘉宾

陈海仪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道德模范、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三级高级法官

简介:深耕少年审判26年,审案5300多件,无一抗诉、无一投诉,帮教的失足少年无一重新犯罪。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平安之星、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我最喜爱的好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青少年法律学校优秀法制辅导员、中国好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微信图片_20220815110107.jpg

陈海仪

陈炫儿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年级

简介:2021年广东新时代好少年。作为广州市少先队理事会副主席、“e成长计划”小讲师,她与团队成员设计制作课件,多次走进乡村小学支教,普及网络法规相关知识。作为网络文明小讲师,她积极为《未保法》实施后的网络生态内容建设建言献策。多次参加普法宣传、短视频拍摄等活动,荣获CCTV《今日说法》全国“少年普法官”称号。

微信图片_20220815110059.jpg

陈炫儿

周玥彤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初三年级

简介:2021年广州新时代好少年,2022年被评为广东省“最美南粤少年——才艺好少年”,酷爱法律,拍摄普法宣传片、短视频,参加普法直播、“4·15国安法律法规主题”,法治文化节等各项普法宣传活动及比赛,她走进学校深入社会,荣获CCTV《今日说法》全国“少年普法官”,广东省“国安普法之星”等多个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20815110048.jpg

周玥彤

谈少年审判:

既要有权威与尊严,又要让未成年人感受到温情

周玥彤:陈法官,您从事少年审判工作有26年的时间,请问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领域呢?这个领域有什么比较特别的地方吗?

陈海仪:我会选择这个领域其实是有个小故事的。我从中山大学法律系毕业时,学习的专业是经济法专业,本来想着进入法院是从事高大上的“商事法官”,审理的都是跨国企业的一些大要案件。结果在参加了法院的笔试和面试以后,领导就找我谈,说我的气质非常符合进入刑庭工作。特别是从事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你必须胆大心细,你既要有女汉子般的坚毅,又要有女同志,尤其是像妈妈般的细致温柔,让少年犯能够在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你的罪责在哪里的同时,也能够从自己的行为当中知道今后应该要向哪个方向去改,重新回归到这个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最后我就进入了刑庭工作,并且是从事少年审判的工作。一直到现在,26年都没有离开过这个领域。

少年审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因为每一个未成年人的案件是触动整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幸福和未来。它不像其他的审判领域,可能你判完这件案子,这个案子就结束了,但是审理我们的少年案件、家事案件,案子结束了,但是案子之后要做的帮教矫治,帮助这个孩子重新走回正途,这样的工作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的,所以我觉得这项工作意义非常地重大,不仅有法律效果,也心系社会效果,更是影响人民群众对司法温度的感知,也都会通过这些案子能够体现出来,所以这个审判领域还是比较特殊的。

陈炫儿:陈法官,我们经常听到有很多人在背后喊您“法官妈妈”,而电视上法官给我们的形象通常都是铁面无私的,您觉得和“妈妈”这个词汇结合起来会有冲突吗?

陈海仪:从一般人的角度来讲那肯定是有冲突的。因为法官代表的是权威、尊严,还有法律的刚性,不容置疑的形象。但妈妈给予你的是一种温柔的力量。那为什么要称“法官妈妈”?其实它是有两个含义的,我们首先是法官,我们要让案件所涉及的未成年人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产生的法律后果。第二点,虽然孩子犯了错,但我们终究要让他们重新回到这个社会,那么我们要像妈妈那样给他们送去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所以我觉得“法官妈妈”在少年审判法官身上是特别融合的一个词,不但没有冲突,更能够体现法官的两面性,一个是威严,第二是温柔,能够化解未成年人的这种暴力,对社会的一些误解,让他们真真正正地步入成年阶段,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谈少年普法:

紧抓少年儿童关心关注的话题,将法律观念融入生活

陈炫儿:您觉得我们作为青少年,除了课内课外的学习之外,还需要了解什么法律知识呢?

陈海仪:法律知识是肯定需要有的,法律知识是可以融入到我们各种的素质培养当中的。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里明确规定了作为家庭教育里面的基本内容,就包括法治理念。法治理念包括什么?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懂得去找法,当我们要化解矛盾的时候,我们知道要依法,如果我们平时有用法去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的话,你就会觉得法律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过马路有没有法律方面的一些规定?肯定有的,我们防疫政策其实相对而言也是一种法律的规定,也是一种规则。法律其实是一个行动中的我们的生活指南,所以和生活一结合,你就不会觉得法律是一个和我们没有关系的东西,或者需要另外去学的东西。

周玥彤:您觉得针对少年儿童的普法有没有什么特点,如何更加生动地向他们普法呢?

陈海仪:我觉得第一个,如果我们要作为青少年身边的普法官的话,你首先要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孩子们平时谈什么,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在学习中遇到什么,你们肯定是最了解的,并且是亲身经历的。你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人、事、物里面去找灵感。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去设置你的普法内容。比如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是假期游泳,最近发生一些溺水事故。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家长还有孩子都很关心关注的,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收集一些数据,了解一下孩子们的想法。为什么他不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而要去那些小溪小河里面去游?你们是他们身边的人,你们也有同样的一些感受,肯定你们讲起普法,大家就会觉得“普法官就是跟我们一起的,他了解我们”,那自然他就很认真听你讲了。我在很多普法的过程中,就是紧紧抓住大家关心关注,还有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把法律观念融入进去,把法治课设在那里,才能够让大家觉得你真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普法官。

谈网络保护:

学会利用网络,但又不被网络所利用

周玥彤:您觉得我们少年儿童应该怎样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确保我们在使用网络的期间不会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呢?

陈海仪: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地好,因为近几年来我们审理的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大部分都是因为网络接触的过程中,比如网络游戏,还有网络充值,这样而导致的案件占了我们案件的90%。

去年修订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里面增加了一个保护,叫做网络保护,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网络平台要做好对网络的所有的从业人员以及对网络使用人员的身份管理。

第二个方面是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如何上网有一个认知。我也建议家长们,如果在网上看到一些负面案例,不要回避,而是跟孩子摊开来谈一谈。你希望他好奇、认真学习,但你又不希望他接触新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可能有一些负面影响的事物,我觉得这很矛盾,并且是和新时代不太吻合的教育理念。

第三个学校应该告知孩子们该怎么样去利用网络,但又不被网络所利用。学校的教育不单只是教育孩子,还要和家长做好密切的沟通。

只有家、校和社会共同协同,才能让我们在享受网络冲浪的兴奋和刺激以及获得知识的满足感的同时也能避免网络上的违法犯罪事件对我们未成年人造成伤害。

陈炫儿: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网络使用外,我们青少年儿童还在哪些方面需要自我保护呢?

陈海仪:第一个就是交友方面的问题,未成年人一定要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当一个陌生人要和你触碰的时候,即使不是隐私部位,未成年人都有拒绝的权利,有说出来的权利。一定要和自己信任的人,父母或者老师把这个事情讲清楚,让他们给我们出主意,让他们来了解我们内心在想什么。

第二个是有一些同学在歌舞方面有特长,网络上就可能有人说要给你机会,让你去参加面试,参加活动,这时候你们一定要跟父母沟通,清楚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比如有人说觉得你做内衣模特挺好的,然后要求你在网上给他发你穿内衣的一些照片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不合法的。家长们也要重视,不要轻易地把孩子的照片或者学校信息发朋友圈,或者是在公共场所展示出来,因为这极有可能让孩子的隐私受到一定的侵害。

第三个就是在校园里和同学的相处。我觉得同学之间的相处应该是活泼且互相尊重,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但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摩擦,不要让这些摩擦变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或者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应该要采取更平和的方式去沟通处理它,而不要把它肆意地扩大化,造成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一定的影响。

周玥彤:那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过程中,我们到底该怎么样去学习法律?

陈海仪:法律对于我们在校的中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引领。我认为学习法律条文最重要的是理解它立法的原意,要找到法律为什么这么规定,为什么它在别的地方不规定,要在这个地方规定一个法律。你看为什么我们过斑马线一定要看红绿灯?

周玥彤:我觉得红绿灯和斑马线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因为当车辆和行人同时穿过的时候会“打架”。

陈海仪:对了,这就是立法原因,立法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各行其道,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能够更平安更快乐地发展。法律条文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在于它能够让我们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让我们明白边界在哪里,明白别人为什么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所以我们学习法律,最关键的是如何运用到生活当中,从而引领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微信图片_20220815110111.jpg

 “我想对您说”

夏天很热,法官为什么还要穿法袍?

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儿童公园、南方都市报面向广州市中小学生联合发起【强国有我·新时代少年“我想对您说”】征集活动。让少年儿童以问答方式与各界大咖交流。

周玥彤:来自广州市一一三中学的王玥尹同学想问您,《少年的你》这部电影里关于校园欺凌的片段她也非常地受冲击,她想知道如果自己也受到了校园欺凌,该如何去做?

陈海仪:这个问题特别地好。当面对在学校里,别人给我们起外号,对我们有一些不友好的行为,甚至是孤立我们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去跟我们信任的人沟通,千万不要觉得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在《少年的你》这部电影里,两位主角都觉得要用自己的方式,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去寻求别人的帮助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去处理一些事情,这很容易出现大问题的。 

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让孩子寻求一个突破口,突破口在哪里?就是一定要有我们可以信任的亲密的人,可以把我们内心的困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倾诉出去,这是第一个途径。

第二个途径,通过社会去解决,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要打造专门学校的机制,还要打造六位一体的保护机制,目的就是当孩子们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家长能够及时找到帮助他的途径。

第三个就当这个事件处理完毕后,我们一定要从这些事件的处理当中总结我们的机制应该要怎么样去完善,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有相关机制的话,就可以及时地制止校园欺凌,就是在这个“恶”产生的时候,就把它扼杀在萌芽阶段。面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公检法司都是零容忍的。

陈炫儿:第二个问题是来自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一小学五年四班的郑博文想问您,夏天很热,法官为什么还要穿法袍?

陈海仪:我们穿法袍实际上我们代表的就是一种程序的正义,法袍的每一个设计它是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的,比如那几颗纽扣的设置,它实际上代表着人民至上、人民司法以及法治理念,还有公平正义。同时只有法官穿上了法袍站立在法庭上以及主持庭审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必须庄严肃穆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无论多热,这种程序上的正义是必须坚守的,即使是我们少年法庭,我们的法官仍然是穿着法袍出现的,我们要让少年犯明白你做错的事你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但是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惩罚,并且愿意改错,愿意认罪服法的话,我们将会给你机会,让你可以融入我们的怀中,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造梦的一个追梦人。

雄鹰勇于搏击,才更丰满有力;青松经历风雨,才更苍劲挺拔;江水乐于奔腾,才更斗志激荡;青春奋斗不止,才更精彩纷呈。在青春路上,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展翅高飞。——周玥彤

云程发轫,踵事增华,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埋首万卷古今,胸怀家国天下。在奋斗中谱写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陈炫儿

 

统筹:李陵玻 邹琳

采写:南都记者 叶孜文 赵青 廖艳萍 实习生 康欢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杨杰 何玉帅 实习生 赖燕妮 林楚强

编辑:廖艳萍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新时代少年说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