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67岁的臧大叔脑出血后,虽然经过积极救治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但从此开始了借助气管套管维持呼吸的生活,儿女需要长期在医院守护照顾,给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家属迫切希望早日拔管,然而辗转于深圳多家医院求医未果,当他们得知恒生医院有吞咽呼吸的专科康复团队,慕名来到了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二区。
“气管切开术是在患者颈部切口处放入气管套管,保持气道通畅,帮助痰液引流,是解除呼吸困难的常见救命手术。”
康复二区刘全丰主任还介绍道,在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有很多“带管”生活的病人,最多的时候同一时间一个病区能有20-30个,长期留置气管套管容易加重患者的肺部感染,引起气道狭窄、粘膜出血等问题,进而导致拔管困难,影响吞咽和言语等功能的恢复。因此,我们致力于通过专业的评估、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尽早拔管,减少并发症,助力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康复二区医护团队对臧大叔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完善相关检查。经过检查和评估医生发现,长期卧床导致咳嗽反射、咽反射差,引起反复肺部感染和多重耐药,是臧大叔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
针对大叔的情况,康复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 在治疗上,一方面注意气道湿化、雾化,机械辅助排痰,使用纤支镜协助气道检查并深部吸痰,根据痰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
• 另一方面指导患者膳食,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增强患者免疫力;
• 综合康复治疗协助加强气道廓清能力,改善呼吸功能。
△护士小姐姐在为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康复治疗师每日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气法、腹式呼吸法以及咳嗽训练,保证气道内的气流通畅,促使气道内的痰液或分泌物排出。
△康复治疗师在指导患者做缩唇训练
同时安排患者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减少肺部淤血,促进体位引流,减少痰液积聚;另外给予患者超短波理疗,对人体形成温热效应,促进患者机体的血液循环。
△康复治疗师在指导患者做站床训练
经过25天的专业药物、康复治疗和精心护理,臧大叔的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痰量减少,痰液粘稠度明显降低,自主咳痰能力增强,能够有效排除气道分泌物。
臧大叔在完善气道三维重建后,喉镜检查无气道狭窄,已具备拔管指征,于是医生顺利给他拔除了气管套管。
△臧大叔气管套管拔除前后对比
此类患者每年超100例
刘全丰主任表示,在恒生医院康复医学科,每年气管切开成功拔管的患者达100余例。随着康复医学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过来康复的气切病人数量逐年增加,科室围绕气管切开的功能评估、气道护理、肺康复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也更趋规范化。今年7月份就有15例气切患者经过康复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成功拔管,回归家庭。
他提到,气管切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扰,除了病人的情绪、心理的不良影响之外,还会出现痰液增多,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影响发音,甚至有的出现气道狭窄、气管软骨软化、气切套管脱落而致窒息等危重情况。
对气切患者进行拔管,需要进行详细的康复评估,全面掌握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肺部感染是否控制等多方面情况,由医护团队紧密配合,强化康复训练,才能逐步实施拔管计划。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