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由广州市文联、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广州市作协、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广州购书中心承办的“广州诗词之夜”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广州购书中心开讲。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曾大兴教授,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身世与最后归宿”为题,深入阐述了李白一生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李白诗云:“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古琴艺术(岭南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区宏山,现场演奏了古琴曲《流水》,呼应李白的诗句和讲座的主题,揭开本场讲座的序幕。
讲座现场
长期以来,李白的出生地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蜀中”“碎叶”“陇西”等不同说法。曾大兴认为,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而他的出生地则是唐代设置的管理中亚地区“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即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市。隋朝末年,他的祖父被流放到碎叶城,李白在那里出生。5岁时,李白跟随父亲潜回内地,客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县)青莲乡。
曾大兴还认为,李白对文体的选择,首先源于他对自由的追求。“他很少写五言、七言律诗,因为这种诗要讲格律,写起来不自由。他更多的是写五言、七言古诗,这是古代的自由诗。”
对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李白非常认可这样一个评价:“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曾大兴认为,李白的诗文,都可以作如是观。
曾大兴谈李白
诗词爱好者张先生下班后赶到现场参加活动,他表示,李白的诗歌陪伴他度过了少年时代,但平时对李白的了解仅局限于他的诗歌,这次有幸聆听曾老师的讲座,让他对李白的诗意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
据悉,8月至10月底,主办方将在广州购书中心举办10场“广州诗词之夜”系列讲座,邀请学术名家、大师面向市民普及古典诗词和当代诗歌知识,讲座内容囊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当代诗歌史、文化诗学等内容。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张达轩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