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由中建科工承建的深圳市燕川中学(筹建名为:深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项目全面完工,并举行竣工交付仪式。据悉,燕川中学占地面积约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设规模60个班,可提供高中学位3000个,将于9月份正式开学使用。这是一所按照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公办全寄宿制高端品牌高中,纳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集团化管理,打造成为深圳教育新基建新样态的特色化优质高中。
在校园环境与硬件设施上开拓创新
燕川中学坐落于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所在地——燕罗街道燕川社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红色基因,校名“燕川”蕴含着“马踏飞燕,海纳百川”之意,彰显出燕川中学师生将以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搭乘深圳教育现代化先行示范之“飞燕”,心怀“国之大者”,知重任重,锐意进取,实干苦干,努力开创深圳西部高中教育的新篇章。学校建设紧密围绕深圳市及宝安区教育规划发展目标,不仅硬件一流,且在办学理念设计和办学质量上,也将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建成后将全面提高区域中心教育设施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学校以“立德树人、创新发展”为核心办学理念,以“守正创新、博学明理”为校训,以“智慧教育、航天科技教育、个性教育”为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中国一流航天科技高中”、深圳教育新基建新样态的特色化优质高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堪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燕中校园内共有9栋单体建筑,教学楼、航天科技教育体验馆、图书馆、师生食堂、男生宿舍、女生宿舍、教师公寓、体育馆已经交付学校使用,多功能报告厅、运动场已进入收尾阶段。同时,校园地面铺贴和园林景观也施工完成。
燕中校园设计别出心裁、匠心独具,采用“旅途”设计构想。入园抬眸,教学楼与石梯巧妙融合。拾级而上,可见一道道特别的风景线。一条风雨连廊横贯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串联起燕中的“八园十三景”,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造了一条优美“旅途”。
为确保开学所需的教学设备设施和场馆装备(简称“二次装备”)应装尽装、一步到位,学校筹建小组强化二次装备项目的过程监管,要求做到三保:保安全、保进度、保质量,目前大部分二次装备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燕川中学不仅在校园环境、硬件设施上开拓创新,更是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行政干部与教师队伍建设,严把教师入口关,始终把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综合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修养,在全国各省市名师以及海内外知名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中遴选了一批高素质教师。
校长邹小新认为:“教师质量即教育质量,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学校要想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质量包括师德师风、个人修养和学科素养等方面的水平高低,而要成为一名高质量的教师,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和改进。
在邹小新的带领下,今年一月份以来,燕中教师一直以一颗匠心坚持教师培训学习常态化,为全体教师发展引他山之石,注源头活水。为了帮助新教师实现角色转变,快速熟悉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新学期能尽快站稳讲台,燕川中学先后有24位新教师到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实习。
新中集团高中部还为每一位新老师配备了班主任导师与学科专业导师,燕川中学的青年教师们在教学第一线认真学习、虚心求教,不仅人均超额完成了听常规课、观摩公开课、上汇报课等任务,还全程参与了学校的班主任会议、科组活动、集体备课会生涯教育之模拟招聘会等活动。
教师学习交流群里,长达8个月的每日打卡学习,帮助全体教师每天及时了解教育大事,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谓势在必行,燕中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教师开展了主题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涯教育》《高一最新选科要求分析及策略》《学校生涯课程的开展》的生涯教育讲座,帮助教师理解新高考政策,积极成为学生的“生涯规划师”,与学生共同“育”见未来。暑期,燕中全体教师学习“不打烊”,全员参加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中新教材网络培训会,为自己充电续航。
文:郑少纯
图片:深圳市燕川中学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