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南都记者获悉,曾翻译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中国资深翻译家薛范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2日21时31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8岁。
公开资料显示,薛范毕业于上海俄语学院,主要从事外国歌曲的翻译、介绍和研究,译配发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世界各国歌曲近2000首,编译出版的外国歌曲集有30多种,包括:《俄苏名歌经典1917-1991》《俄罗斯民歌珍品集》《俄罗斯和苏联合唱珍品集》《世界通俗合唱珍品集》《世界电影经典歌曲500首》《奥斯卡金奖电影歌曲荟萃》《欧美音乐剧名曲选萃》《意大利名歌选萃》《拉丁美洲歌曲集》《乌克兰歌曲选集》《白俄罗斯歌曲选集》《世界反法西斯歌曲选集》。主要著作包括《薛范60年翻译歌曲选》《薛范60年音乐文论选》《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
翻译于1957年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薛范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薛范此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及该歌曲的翻译过程。他介绍说:“原作问世于1956年,这是苏联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与著名诗人马都索夫斯基为当年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摄制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所写的四首插曲之一。当时并未被电影厂的负责人看好,但第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这首抒情歌曲却夺得了金奖。这年7月,我从《苏维埃文化报》上看到了联欢节获奖名单,其中获金奖的有5首歌曲。我手头正好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3首原谱,于是花了几个晚上把它们赶译出来。”
薛范提及,他译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发现好几处译文仍不尽如人意。那天晚上,他去“小剧场”观摩歌剧演出。散场后,摇着手摇车走在淮海西路上,不知从哪幢楼里飘来了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
“我竟想象那位弹奏者一定是位少女,在那个静静的夏夜,悠悠扬扬飘忽的琴音,自有一种神秘的、甜蜜的意蕴。我在手摇车上出神地聆听着那位少女和肖邦的对答,任自己的思维在缥缈的幻境里遨游,直到琴声终于沉寂才怅然如失地离开。”他说。
薛范到家时已是午夜一点,依然毫无睡意。他拿起摊在桌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未完成稿,忽然灵感如涌,只一小时就把歌曲译成誊清。不久,北京的《歌曲》和上海的《广播歌选》同时发表了薛范译配的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资料显示,薛范曾6次获得俄罗斯联邦褒奖,其中包括总统叶利钦亲自授予的国家级“友谊勋章”(1997年)。此外,他还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俄友谊奖章”(1999年)。
1994年以来,官方或民间合唱团体在多地举办过多台“薛范翻译作品专场音乐会”。
2005年,薛范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22年4月,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薛范“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翻译和对外文化交流传播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黄嘉丰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