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框眼镜、白色衬衫……好久不见,“子华神”一如既往的朴实打扮,幽默风趣。因为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他再次“重出”江湖。
《还是觉得你最好》是由江志强担任监制,陈咏燊自编自导,黄子华、邓丽欣、张继聪、王菀之等主演的港式爱情喜剧电影。该片将于2022年9月9日(中秋档)在全国上映 。
影片讲述了黄子华饰演的大哥意外重逢前女友,却发现她已和二弟结成情侣,不得不在亲情和爱情中做出选择的故事。
《还是觉得你最好》电影海报
虽然黄子华现在很少出现在屏幕上,但江湖上一直有他的传说。他的搞笑短视频在微博等各大网络平台,让网友一刷再刷。黄子华笑言,他只把子华神当作一个亲切的称呼,我都准备过气了。
而在江湖因幽默大火的他,其实心里一直有个演员梦。他说,目前我会集中在演员的工作,希望大家觉得我演技不错。
”子华神“的现状如何?他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神作“?南都记者通过视频连线独家专访了黄子华。
黄子华
谈电影:大部分家庭吃平价却未必好吃叉烧长大
南都:这部电影的剧本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这个剧本困难的地方又在哪里?
黄子华:基本上整个剧本是四顿饭,整部戏的重心就是靠这四顿饭完成。这四顿饭里面包括了一个戏里面的矛盾,几个兄弟的矛盾、冲突、再矛盾、再冲突。这顿饭吃完未必可以吃第二餐,怎知吃到第二餐就引发第三餐中更严重的冲突,直到最后大爆发。这种铺排,就像以前我看金庸,怎样学到降龙十八掌,由第一天开始学到最后全部打了出来,是一个很精心,有很合情合理的编排,又很意外。这样做出来是难度非常高的一个剧本。没有抢劫银行,也没有拯救地球,只是四顿饭,要做出同样的紧张、刺激,让大家去期待,是非常困难。
南都:叉烧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重要元素,请问您认为叉烧代表了什么?
黄子华:叉烧代表了这个家庭以前的历史。最有趣的地方在这家人原本靠父亲卖叉烧生活,可父亲卖的叉烧完全不好吃,很平价,很大众化,但是就是这个叉烧养活了这一家人。我们长大未必有很富贵的经历,这个平价的叉烧就是我们的历史。它的价格、口味都是不重要的,这个就是我们共同的经历,我们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这个就是我们最珍贵的过去,每一个家庭都有他们过去自己的“叉烧”。这个元素铺排得很有意思。有的家庭可能吃上等叉烧。这个家庭,或者说大部分家庭,都是吃平价却未必好吃叉烧,却也吃得肥肥白白,吃着吃着就长大了。
南都:您在电影中饰演的大哥与年轻的喵喵有感情线,二人的年龄差距较大,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角色之间的年龄差的?
黄子华:起初大哥是根本完全不接受的,他是找喵喵来“过桥”的。二弟和自己的前任在一起了,为了让他们安心一点点,大哥就随便找个“小动物”回来,让自己也有女朋友了。大哥从来没考虑过年龄的差距,而且大哥甚至都没有当她是一个小女孩,而是当她是个“小动物”。直到他发现,喵喵其实是一个家里唯一明白大哥是一个脆弱的人,唯一会透视大哥的内心的人。大哥才知道,六个人里最成熟的人是喵喵。某程度像他的妈妈,他才开始有点动心的。他基本上不是因为喵喵年轻貌美,触动他的是,在大哥的人生里面,为家庭、为周围的人做了很多,但从来没有人欣赏过他,没有人明白自己的无助,这个小女孩竟然看得出来,他就有些感激了。
黄子华
谈自身:我已经无欲无求
南都:电影中有一句话“相信就是命运,不信就是缘分”,请问您自己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
黄子华:“相信就是命运,不相信是缘分”,我到今天都不懂这两句话是说什么的。因为这两句话是大哥在《心灵鸡汤》里抄出来的,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是说出来好像很厉害。
我本人的爱情观,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一个人听了我说这句话,他就跟女友结婚了。我跟他说:“你遇到一个人,你可以起身不觉得讨厌,不需要逃避,每天看到她也好像还挺有趣的,那就能结婚了,不用一百分的。”你每天见到她还挺开心,和她吃顿饭都很快乐,而不是觉得不回家就好了,就已经很难得了。
南都:您被观众朋友们称为“子华神”,同时是演员、主持人、编剧、歌手……您最喜欢自己的哪个身份?
黄子华:我不知道我最喜欢哪个身份,不过很确定我不会再做歌手了。我在这一刻,我会集中在演员的工作。事实上我接着就要做一个舞台剧了。在这一段时间都是演员为重。
南都:回顾您这么多年的演艺道路,您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现在还想去改变什么吗?
黄子华:又开始嚣张时间了,走到现在我已经很无欲无求了。如果缘分适合,有好的剧本,我很乐意继续演出。如果没有,我也好乐意从此隐居了。如果我去演出,我希望去参与一点好的演出,如果不是就不如吃吃叉烧算了。
南都: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向观众传递什么样的观念?如果要用三个关键词向观众推荐这部影片,会是哪三个?
黄子华:首先,“黄子华演技不错”,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至于说这个电影,那我试一下尝试代替导演说。首先,我希望大家会认同的这部电影是挺好笑。第二就是演员也很有趣。而第三是观众会觉得心里很暖和。
黄子华
谈文化:传播文化要立足自己的岗位
南都:电影用四餐饭呈现了一家人的冲突和和解,用餐桌呈现家庭故事也是中国叙事里的传统,请问您如何理解中国文化里的餐桌与家庭?
黄子华:我觉得一家人能够安安乐乐吃一顿饭是不容易的。因为我自己也试过,一家人坐下来,第一盘菜还没有动筷子,就吵翻了,散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试过,在家里的饭桌上和家人吵架。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和家人关系真的很差,就连吃那一顿饭的机会都没有。可以一起吃饭,就是可以商量,什么都有可能,特别是一家人。如果连这顿饭都吃不到,什么都不用说了。
曾经那顿不欢而散的饭给了我人生很大教训,一家人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食物,怎么可以连第一道菜都没吃完就散了呢?从此我就知道不可以这样,应该要珍惜。这部电影的珍贵之处就是告诉大家,其实吃饭真的危机四伏,不是吃得高兴就行了,是要解决背后的问题。如果不行,就会像这部电影一样,最终会爆发一次。
南都:内地的一些综艺节目也有一些香港文化,例如香港音乐的综艺节目,引起了很多人的回忆,很多香港艺人也来到了内地发展。您作为香港演员,自己未来有来到内地发展的打算吗?您认为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传播香港文化?
黄子华:我真的觉得做文化是有地域限制的。好像一位羊城的朋友,他一定认识羊城多过我一万倍。我做一个演员还是可以了,譬如如果扮演一个深圳的绑架案的警察我可能可以做。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集中在自己的岗位。如果不是,我们的文化就会没有了。我不知道香港还有多少人想宣传香港的文化,如果有,我也不介意做一下他的演出。其他的我都知道我有没有资格,所以我不是很贪心的,除非大家都觉得我很适合做,否则我真不敢做。我怎么做蒙古的骑士呢? 我自己都没什么信心。
黄子华
谈未来:大家都不容易,要继续努力
南都:请问您之后还有什么工作计划?
黄子华:我刚刚完成了一部电影的拍摄,是昨天才完成的。这两天就开始了一个舞台剧的彩排,叫做《最后礼物》,也是说家庭的,两兄弟争家产。一直会做几十场,暂时计划到这。明年初应该还有一个计划的,暂时还不能透露。
南都:请问有什么想对喜欢自己的观众朋友说的话?
黄子华:我这段时间因为拍了两个戏,也接触了一些比较年轻的演员。我其实很感动,我见到些年轻的演员演出的欲望都很大。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做一点好的作品,给更多年轻人能有机会投入大家喜欢做的事。我也觉得大家,其实也不容易,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不容易。哪怕只是拿到一句对白,也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但也要继续努力、加油。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张达轩
直播记者:林经武 陈艺丹 阮增豪 马青 实习生 向文宇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