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好的劳动课?各路专家相聚南方教研大讲堂展开深入探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2-09-05 15:13

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粤教研 新学期“神兽”归校,孩子课程表上有新变化——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好的劳动课应该是怎么样的?怎么通过劳动课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如何开发与实施劳动项目?日前,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邀请教研专家、一线骨干劳动教师,举办以“优化劳动项目教学 发展学生劳动素养”为主题的南方教研大讲堂,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大讲堂包括教学案例展示、教研沙龙和专家视点等三个环节。在教学案例展示环节,深圳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谢颖老师展示了《“油菜种植”劳动项目》教学案例,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汤妮老师展示了《巧编四角篮》劳动课堂教学案例。两个案例呈现了如何依据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和地方与学校实际,开展劳动项目教学实施。

其中,《“油菜种植”劳动项目》教学案例根据劳动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引导学生亲历油菜籽选种与播种、移栽油菜苗、油菜田间管理、油菜花授粉、油菜籽收集与榨油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完整的油菜种植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素养;《巧编四角篮》劳动课堂教学案例创设情境,引出驱动性问题“如何编有创意的四角篮”,引导学生开展学编四角篮、小组合作编四角篮、四角篮创意装饰、评价总结等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创意编四角篮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素养。

教研沙龙环节,各位专家结合两个案例的点评,围绕劳动项目开发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一般模式和方法与教学目标设计等内容展开研讨。广州市教研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邹立波所长指出,可以科学利用学校绿化带、楼顶空地等场地打造校园小农田劳动实践基地,开发基于校园的农耕劳动项目;中山市教研室小学部冯玉生部长指出,劳动项目内容与难度要与学生的身体发育和能力发展相适应。深圳市教科院劳动教育教研员韩青指出,劳动项目的开发要结合校情学情,因地制宜,注重劳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形成丰富多元的项目课程。

据悉,各地不仅组织教师观摩线上直播,还自发根据活动内容组织教研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深化对劳动教育和劳动课程的认识,推进实践落实。

编辑:孙小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