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赵宗民 2022年国庆假期将至,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南都记者从项目承建方中建六局华南公司了解到,目前,项目的学校功能区A区A栋、B栋、F栋,以及B区地下室13个工作面正全面铺开推进,近600名建设者坚守岗位保证工程进度,A栋、B栋将在国庆期间陆续封顶。整个项目计划2023年6月30日交付使用。
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项目建设现场。通讯员供图
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项目自2021年11月15日开始建设,规划总建设面积384593.5平方米,预计能容纳5800名师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院楼、科研实验楼、信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食堂、宿舍楼等,是一所集教学、科研、生活和交流需求于一体的标准化智慧校园。项目建成后,将以“信息+智能”创新枢纽为核心,助力黄埔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高精尖产业集群及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
据中建六局华南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研究院学校功能区集中在A、B区,总共17栋单体建筑,目前A区主体结构已封顶,B区地下室建设进度已达60%。现阶段,A区A栋、B栋、F栋,以及B区地下室13个工作面正全面铺开推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工程严格流程,安全闭合管理。F栋已于6月28日提前封顶,是项目首栋封顶建筑,A栋、B栋预计在国庆期间陆续封顶。其中,A栋教学实验综合楼层高5层,建筑面积10352.4平方米,B栋教学实验综合楼层高7层,建筑面积16705.9平方米,F栋教学实验综合楼层高7层,建筑面积22518.3平方米。
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项目建设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项目作为争创鲁班奖项目,也是广东省重点工程和中建工程局重点项目。上述负责人介绍称,该项目作为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与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紧密沟通协调,发挥EPC项目最大优势效能。目前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精益建造策划方案,已制定设计深化措施达56点,工艺优化和技术优化措施达125点,为优质履约及创优创奖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同时,项目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智慧工地建设,从党建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绿色施工等几方面入手,应用智慧工地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塔吊运行监管系统、BIM+VR体验管理系统、AI实名制智能防疫系统、二维码巡更系统、扬尘噪音监测、自动喷淋系统等智慧系统。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智能防疫系统自动查验健康码、行程信息、三级教育情况、测量体温,有效规避了人员聚集和直接接触,“我们的系统与政府的‘粤康码’系统打通了,数据都会上传到‘粤康码’上。”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干系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中建六局华南公司上述负责人表示,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他还表示,下一步,项目管理团队将聚焦“五个建造”落地,推进项目提质、降本、增效,推进项目高质量履约,助力黄埔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编辑:莫郅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