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华秋实,十年成就非凡。
被誉为“中国出口家具第一镇”的东莞大岭山,抓住全球家具企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引来了资金、技术、人才和庞大的家具企业群体,形成完备的家具产业链条,今年被认定为东莞市家具产业集群核心区。
当前,大岭山全镇正焕新出发,用好区域产业集约化的优势,做好产品和服务,全力擦亮“大岭山家具”的金字招牌,让更多消费者选择大岭山家具,为建设东莞市优势传统产业集群核心区贡献积极力量。
被誉为“中国出口家具第一镇”的东莞大岭山,已形成完备的家具产业链条。
企业积极开拓新市场,大岭山家具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9月底,“大岭山云上家具馆”正式上线。这个旨在展示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塑造“好家具,大岭山造”区域品牌的平台,将广泛聚合家具各品类产品,开辟线上专属运营阵地,打造大岭山家具产地名片,推动更多家具企业借助电商渠道实现转型升级。
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大岭山家具产业,从零散发展、独立经营起步,抓住港台家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大家具生产基地”“中国出口家具第一镇”。高峰时期,全镇的家具出口量,一度占全国家具出口总量1/7的份额。
截至目前,大岭山拥有家具企业390余家,规上企业84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沉淀了76个家具品牌,形成了完备的家具产业链条。2021年,大岭山家具企业完成规模以上总产值约48.39亿元。
历经市场淬炼,大岭山的众多家具企业近年来积极转型升级、开拓新的市场,如今正随着大岭山镇推动家具产业“焕新”步伐再“出发”。
位于大岭山镇的运时通是中国最大的床垫生产商之一,其每天生产3000张床垫,年产能过百万张,共有2000多家专卖店。
“伴随着家具行业转型升级,我们聚焦智慧家居,引进国外高新科技,巧妙运用互联网思维,公司业绩保持30%的年增长率。”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称,运时通抓住微笑曲线两端,在运用“火车大弹簧”“床垫小弹簧”,品质上精益求精,行销上创新飞跃。
成立于1994年的佳居乐,线下门店一度突破1000家,也是大岭山家具企业的佼佼者。2019年,佳居乐启动整体升级计划,从单一的橱柜产品,向门墙柜一体的全屋高端定制转型。遇战略调整期叠加疫情影响时,笃定高定市场,主动调整产品线,对研发、设计、生产、服务等整体升级,成为了大岭山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列入东莞市家具产业集群核心区,启动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大岭山的家具企业不断加大设备投入力度,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主动适应市场新需求。全镇家具企业智能自动化设备使用量,由2008年底258台上升到目前1200台。A家、雅居格、中庸等品牌,在京东、天猫名列前茅。佳居乐、达艺、A家等品牌探索向整装家居、全屋定制家具全面转型,加快市场占有率。
经过多年发展,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具备完善的供应体系,拥有一批上规模、高质量的化工、涂料、木材、板材、五金配件、皮具等生产企业,还有国内享有盛名的吉龙木材市场、大诚家具五金批发市场等。
2021年,大岭山镇列入东莞市家具产业集群核心区。此后,出台《大岭山镇家具产业核心区资金管理办法》,从展览、企业数字化转型、环保设备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家具企业进行培育扶持,规划实施“1+10+100”优势企业集群梯队培育工程。
按照计划,大岭山将引导家具龙头企业率先启动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1个10亿元、10个亿元、100个千万级优势企业集群梯队。
面对家具产业核心区建设机遇,接下来,大岭山将持续培育好、服务好龙头企业,发挥家具产业集聚核心区的政策优势,推动家具产业向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不断拓展内销渠道。力争到2025年,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具有1-2家上市或上市后备企业,形成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及绿色供应链示范项目。
编辑:莫晓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奋进新征程 东莞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