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邮票里的深圳”展, “世界首枚邮票”亮相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2-10-31 12:54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M.E.」 Emma+Mandy双人展.jpg

「M.E.」 Emma+Mandy双人展

展期:10月15日—11月13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Emma和Mandy两位年轻的艺术家都充满热情、才华与创造力。Emma的每一件新作品都充分展示了技巧和观念的完美融合,Mandy的作品集的丰富多元性是她创作能力的最好证明。Emma和Mandy已用她们的艺术创作,留下颇具影响的印记。


雕塑的方法与目的:王礼军.png

雕塑的方法与目的:王礼军

展期:10月18日—11月13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7号厅

“7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第二十八回“雕塑的方法与目的:王礼军”,由刘钢担任策展人,展出艺术家王礼军的八组/件作品。本次提名邀请的艺术家王礼军的作品,试图将属于他自己的私人空间记忆带入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当中,与观众产生共鸣。他利用不同材料的重组嵌合,不断衍生出物与物之间的融合方式,探索雕塑语言未知的可能性。

当代艺术的语境中雕塑并不再强调以造型为目的,观念成为了决定作品形态的重要因素,雕塑的形式也拥有了更加多元的可能。王礼军在作品中有意或者无意地为自己的雕塑方法寻找新的目标,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新的观念。


SPACE ODDITY太空时代美学展.png

SPACE ODDITY太空时代美学展

展期:2022年11月21日—2023年1月2日

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泰兴路15号之三103室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随后苏美两国便展开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太空竞赛。1969年,在美国宇航员 Neil Alden Armstrong 把人类的脚印留在月球那一刻起,从文化艺术到家居美学领域,也如泉涌般进入了全民探索太空的浪潮。一切设计语言都如梦境般,被包裹在圆润、光滑而迷幻的新材料中。许多数十年前天马行空的先锋理念,放到现在依旧前卫时髦。后来随着石油危机爆发和时代的更迭,这股浪潮终成一场转瞬即逝的太空梦。而这座前所未有的人类幻想巅峰,被称为 SPACE AGE。

本次 WHYIN 太空时代美学展,以致敬在 SPACE AGE 极其关键的艺术家 David Bowie 在当时发行的迷幻乐——《SPACE ODDITY》作为主题。 这是BBC直播阿波罗11号新闻时的背景乐,也是唯一一首被特斯拉送上太空,将在宇宙播放10亿年的人类之音。

展览以 SPACE AGE 时期创造的绝版设计师家居为载体,它们带着伟大的探索故事和设计的思考,如一颗颗卫星般穿越时空,汇成这个紫色宇宙中的一桌一椅,在此与你相见。意在用真实的未来触感,探讨设计与人居的关系,让当下回到光怪陆离的太空时代,在平凡的日常中,做一场激进而浪漫的太空未来梦。


再问——谭平绘画.png

再问——谭平绘画

展期:10月28日—11月27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5、6、8、9号厅

谭平的作品不是预设的,几乎没有草稿、蓝图或是唯一目的。这源于两条传统,一是行动主义和表现主义,将身体和精神的痛感、即兴,纳入到产生绘画的要素之中;二是观念艺术的遗产,通过对规则的设立,制定产生偶发和变量的机制。然而,和这两条传统不同,谭平绝非一位抽象艺术家,他借用观念艺术里的理性和规则,来对抗“热抽象”里的激昂,情感冲击的期待,不可解的“神来之笔”。但和那些画理性图形、色彩、线条的艺术家,对“纯化语言”和“清理复杂观念”的追求相比,谭平又绝非纯粹的形式主义者。

2020-2022年成为一个契机,它使得谭平重新去思考,抽象艺术过去100多年的发展路径:“纯化语言”和“形而上学”的信念。在一个含混、复杂而又多极的世界中,今天的“纯化语言”是否还有意义?它工作的动力又何在?每个巨变的时代,都试图寻找与之共震的艺术。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很少再向艺术发问,发问艺术是什么,现实是什么,现在的艺术是否能表达此刻的现实?现实的巨变是否带了艺术的巨变?


《给女孩》小野治愈系艺术画展.png

《给女孩》小野治愈系艺术画展

展期: 10 月28 日 — 11 月 28 日
地点:广州天河区广园东路博汇街 6 号

这次展出的作品创作时间大多在 2021 和 2022 年,都是小野近两年的新作,作品数量在 30-40 幅之间,展览作品风格偏抽象,2021 年开始小野的创作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她说她的画和她在一起成长,从喜欢小小的谨慎的画每一幅到画幅越来越大,笔触和色彩越来越自由,她开始勇敢做自己,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更纯粹的享受画这件事,享受即兴创作那一刻所有一切的限量和珍贵。

小野说: “从第一个个展《给 月亮》开始,陆续做了《给 大海》《给 春日》《给 夏天》,这次想给系列展览做一个终结,想做《给 女孩》这个主题,其实这个主题已经想做已经很久了,因为我本身就是女孩,把自己的所看所想用作画的方式表达出来,除了画面的第一视觉感受,寄托的是女孩内心最纯粹和最柔软的情感,对待自然万物的温柔,《给女孩》这场展览是想给所有的女孩。”


OPEN ARTOO+虚实之境.jpg

OPEN ARTOO+虚实之境

展期:10月31日—11月30日

地点:广州市番禺区甘棠大道11号

明日视界ARTOO+艺术厂牌团队联手顶尖新媒体数字艺术家,经过近2年的筹备和数字虚拟时尚艺术作品 & 数字藏品的开发,打造出《OPEN ARTOO+虚实之境》,结合全息沉浸式光影艺术体验模式,以时尚新秀场、新媒体艺术体验、概念艺术装置等内容,将前沿的实验性元宇宙虚拟时尚艺术探索成果公开呈现。


——佛山——

世间·瓷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书画陶瓷展.jpg

世间·瓷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书画陶瓷展

展期:2022年10月20日—2023年2月20日

地点:阁瓷博物馆

“世间”现释义为人世间,包括人类居住的空间,以及时间、物质、能量、速度等含意。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它说明一切人、事、物彼此发生的关系,是因果循环,也是因缘际会;“瓷画”指的是书画和陶瓷两类作品,同时瓷画两字又与“词话”相同。所以“世间瓷画”亦是灵感取材于王国维先生著作书名《人间词话》,借喻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不管书画也好,还是陶瓷也好都揽收世间风物,万千景象如词话般娓娓道来,收于眼底,萦绕耳畔。

展方从馆藏作品中遴选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秦锡麟、王锡良、张松茂、张育贤、周国桢等)的两类代表作品:一是陶瓷作品,二是书画作品,书画与陶瓷两类作品将并置展出,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方式呈现:一方面可使广大观众领略陶瓷与书画两种材质工艺技法的关联和差异,另一方面也对艺术家独特的创作路径获得直观的认识。


温度——佛山当代陶艺邀请展.jpg

温度——佛山当代陶艺邀请展

展期:10月28日—2023年1月5日

地点:佛山大剧院

作为岭南广府文化发源地,佛山文脉昌盛,绵延千年,制陶技艺也是源远流长。早在唐朝,陶器开始成为商品,并经由广州出口东南亚等地;明清时期,“石湾公仔”更是名扬海内外,黄炳、黄古珍、陈谓岩等一批又一批陶艺大师、能工巧匠的前赴后继和醉心深耕,成就了佛山“陶艺之乡”的美誉。随着传承岭南广府文脉、保育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佛山陶瓷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佳作纷呈,精品迭出,构建“设计+”陶瓷产业链条,让陶艺从佛山奔向世界。可以说,“陶”与“城”相辅相成,得惠于彼此。
陶之为艺,是大地的馈赠与人类智慧的凝聚融合,当代陶艺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语言为世界各国艺术家所喜爱,其材料的综合多样性、工艺的丰富性与形式审美的实验性等,亦可为其他创意设计产业所借鉴。从对传统的关照与回应,到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化执着追求,再到遍在的跨界融和意识,本次展览展出51位当代陶艺家的51件(套)作品。

“温度——佛山当代陶艺邀请展”的展品将依艺术家们创作的理念与表征,分为“承传与开新”“风格与当代”“跨界与融合”三大篇章,观众可从中感受“艺术的温度”“情感的温度”和“时代的温度”。


数字艺术元创特展.jpg

数字艺术元创特展

展期:11月4日—11月6日

地点:佛山南海樵山文化中心

Web3.0时代下,NFT、元宇宙Metartland应运而生,一经推出便成为全球热点,创新现代消费模式,更为艺术领域提供了崭新的展现形式。艺术广东紧跟时代潮流,联手广东元创共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着手打造数字艺术元创特展,通过九歌灵藏推出艺术广东专属数字藏品,为艺术品进行数字藏品铸造上链服务,成功上链后藏品可在平台内进行交易,并且每个在“元创链”所铸造的数字内容都是唯一、不可篡改、不可复制、可溯源的商品。着手打造首个基于游戏动漫与文化艺术的元宇宙U特岛,搭建数字创意内容社区生态,把艺术与数字藏品、元宇宙社区有机结合,用户可在U特岛内查看不同的数字艺术藏品,实现自由交互,届时展览现场将通过数字电子屏展示,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多维度体验数字孪生的混合场域。


2022《未来艺术》当代与潮流艺术特展.jpg

2022《未来艺术》当代与潮流艺术特展

展期:11月4日—11月6日

地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园路25号樵山文化中心c区

古典、现代到后现代再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趋近多元化,从对社会的大关注到个人的内在情感,呈现出广泛的狂欢和纵深的专注,或肤浅,或深沉,各有角度和努力。艺术这个词的本义,正从希腊古典时代的关于“仿造自然”,转向“切身的体验与探索”。

未来艺术作为多维度表现城市人文、时尚、商业和自然生态的生活映射,把局限的空间向外无限延展,给人一种更加舒适且和谐的感觉。尤其是年轻一代在时代之变带来技术的日益革新,既模糊了现实与想象的空间,也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空间,同时还带来了新的审美、文化、身份上的认同差异。因此,把握艺术的未来,既是紧跟时代主流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自身发展的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世代在开始时或者是肤浅的,但必然代表了一代的真实面貌,且随着这“年轻”世代在社会和自我的面对,必然承担他们世代的责任和品质。关注当下的这年轻一代,正如关注过去的历代,是面对当下和承接未来的希望。


——深圳——

黄锐:空间之缺.png

黄锐:空间之缺

展期:2022年10月10日—2023年3月22日

地点:CASHART空间
黄锐的艺术创作具有先锋性和独立性,涉足绘画、装置、雕塑、行为艺术、摄影等广泛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罗马城墙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馆、波恩国立美术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世界知名画廊、美术馆、博物馆进行展出,被众多知名机构收藏。

本次展览围绕“空间”主题,运用大胆丰富的创作媒介进行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交互关系的探索,以“空间之盈缺”这一富有东方哲思的辩题展开更为深层次的讨论。本次展览还展出了12件从未亮相过的80至90年代年代珍贵手稿、80年代《空间结构》系列作品,以及最新尚未展出过的布面油画、铜板装置作品,包括《无名之朴》《太虚-太阴与太阳》《玄关》《七音符》《天行健》系列。其中,《太虚-太阴与太阳》是黄锐结合CASHART空间与侨城坊环境结构特别创作的一件大型装置作品。


岁律·二十四节气插画展.jpg

岁律·二十四节气插画展

展期:10月15日—12月30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中山南街71号

2020年至2022年,深圳市插画协会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合作,连续承办了三届二十四节气插画设计大赛。逾万件大赛作品折射出当下青年插画师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方面、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展现了他们对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先民智慧和灿烂文明的认可与自信。

「岁律·二十四节气插画展」于10月15日在ALILI ART艺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现场展出23位插画师创作的近百件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精彩诠释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节气文化的生命力。


微观的边界——张立珩当代艺术展.jpg

微观的边界——张立珩当代艺术展

展期:10月22日—11月22日

地点:本相艺术中心

张立珩让颜色和几何结构在不断的循环和堆砌中形成细微的色层与温差,看似无序,其实却是悬空虚渺的万象世界。她不断的在调和感性秩序与理性秩序在“可塑性”上的转化,大胆的试验自动主义、极简主义与抽象艺术的组合风格,这种细腻的变化充满节奏感和律动性,以抽象的思维打开观念的边界,重新构成平面与空间的关系,让几何秩序之间自由表达的张力在绘画表面形成“无限深入的错觉感”,这就形成了她最为直观,最为自觉的几何抽象作品。正如她自述:“这些画面是纯粹的直觉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和政治无关,和商业无关,和时间无关,和地域、语言、人种,甚至受教育程度通通无关,表达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对美和情感的需求。”

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感知:其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了一些用写作无以表达的有形和无形的东西,而这些形态是一种新的物象,准确地说是抽象的图像。这些新物象带有温度和释放着信息,使她在与油彩媒介的互动轨迹中,将艺术语言内在的性质点化出来,打开了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连接通道。与其说她的作品是一种描绘的结果,不如说她的作品是一种潜意识流的生发。


揉情山水间——高炜水墨作品展.jpg

揉情山水间——高炜水墨作品展

展期:10月26日—11月6日

地点:深圳美术馆

高炜的画很大气,因其取材皆是大主题,属于带有鲜明主题性的宏大叙事。若《娄山关》《宝塔山》,若《突破乌江》《苟霸会址》《遵义战西风台》,等等。这些题材,需将历史光照与现实景致融为一体,必须要大处着眼大胆落墨大笔挥洒,构图和气势都需要大开大合,才能形成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这一点,要把握好,很不容易。而高炜是做到了。近些年,主题性绘画往往是由主流机构主导的,高炜身居深圳美协之机枢位置,推动和征集主题性美术作品,自然是她的主业之一。在推动众多艺术家参展的过程中,她自己当然也要身体力行,放笔直取,以自己的画作探路前行。这既是开展本职业务的必然要求,也势必会加速其自身艺术形貌的塑形,这是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加持”。由此观之,这批气势恢弘的主题性绘画作品,能够出自高炜之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方寸见鹏城——邮票上的深圳.jpg

方寸见鹏城——邮票里的深圳

展期:10月28日—12月31日

地点:华强北博物馆临展厅

邮票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经典名片,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华强北博物馆举办“方寸见鹏城——邮票里的深圳”邮票主题展览,以邮票为载体,于方寸间探寻42年来这座城市发展的印记。

本次展览分为“筚路蓝缕——孜孜拓荒、活力之城——百业腾飞、新时代——新湾区”三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反映深圳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代表元素的邮品。现场更有“世界第一枚邮票”之称的黑便士,以及中国发行的第一枚邮票——大龙票等珍贵邮票实物。


——珠海——

渔女献珠——古元水彩画作品精品展.png

渔女献珠——古元水彩画作品精品展

展期:11月1日—11月30日

地点:金湾区图书馆首层大厅展览区

为传承我国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古元先生艺术理念,弘扬其崇高的艺术精神,打造靓丽珠海市文化名人名片,共享古元美术馆馆藏资源,提升珠海的城市文化品位,推动珠海文化全面繁荣发展,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精心策划指导,珠海市古元美术馆、金湾区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珠海艺术节“渔女献珠——古元水彩画作品精品展”将于11月1日至30日在金湾区图书馆举行。作为古元美术馆在金湾设立的分馆之一,金湾区图书馆将充分发挥载体和平台作用,引进高端艺术展和名家讲座,提升金湾的文化艺术影响力和辐射力,让更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惠及金湾群众。

本次展览是珠海市古元美术馆馆藏作品巡展,也是第二届珠海艺术节美术作品主题展览。展览精选了40幅古元先生的水彩画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借此弘扬古元精神,推介本土名家,也是广大市民与本土艺术大家作品面对面的大好机会。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马含章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