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13日,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下称广东石化项目)完成常减压装置II首次开工备料,为全面投产做准备。
根据前述项目方提供的资料,从11月5日起,广东石化项目常减压装置II产出合格产品,到安全平稳停工,共运行211小时,累计加工原油约18.5万吨,生产900多吨液化石油气、3万多吨石脑油、4万多吨柴油原料以及蜡油、渣油等,为下游炼油和化工装置开工储备原料。
作为粤东地区揭阳市绿色石化产业“龙头”,广东石化项目生产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260万吨/年芳烃和120万吨/年乙烯。该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质重油的炼化基地。
广东石化公司炼油生产一部完成了常减压装置II首次开工备料工作。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位于揭阳市惠来县,2007年7月由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是省规划重点发展的四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广东石化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工物料采购方面,广东石化公司对原油、煤炭,甲醇、丙烯,石油焦、已烷等50多种开工物料,通过长协收订、内部互供、异地存储、应急备份、错峰保障等方式,准备投料生产。
此前,广东石化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常减压蒸馏装置II是项目的龙头装置,设计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年开工时数8400小时,装置设计弹性60%至110%,设计运行周期为四年一大修。装置采用高真空减压深拔技术,为下游连续重整、航煤加氢、柴油加氢等装置提供原料。装置还采用了窄点技术优化换热网络,充分利用装置余热,以此降低能耗。(详见南都此前报道“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入试生产 增加合成树脂产品供应量”)
制造大省广东的工业原料需求量大,是石化产品的重要增长市场。广东石化项目投产后,计划为珠三角的家电、电子、玩具等产业供应合成树脂等材料。
广东石化项目方提供的材料显示,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在华南地区每年可增加250万吨合成树脂产品的供应量,有利于降低粤港澳大湾区家电、电子等产业化工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形成引擎效应,完善粤东地区石化产业链。
广东省发改委发布的《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披露,今年省级重化工业工程石化投产项目还有恒力石化(惠州)PTA项目、惠州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及升级项目、中国石油吉化(揭阳)分公司60 万吨/年ABS及其配套工程,石化续建项目有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东华能源(茂名)项目。
采写:南都记者 黄姝伦 通讯员 许创盛 杨昕
摄影:刘嘉亮 吴松深
编辑:黄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