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昔日“广州湾”,在民间藏品中追忆湛江近代史

南方都市报APP • 探粤
原创2022-11-28 14:38

广东湛江赤坎老街随着影视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进入大众视野。漫步赤坎老街,岭南骑楼映入眼帘,圆拱形门廊配上斑驳外墙,仿佛回到了昔日的“广州湾”。在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诗歌集《七子之歌》中,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湾、旅顺-大连已被大家熟知,而“广州湾”却不常被人提起。

“广州湾”即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麻斜海(今湛江港),几乎涵盖了今天湛江市区所辖的绝大部分地区。

歌声里的广州湾

在湛江赤坎区和平路的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内陈设着广州湾时期的历史文物,涉及当时的生活、商业、文化及军事等方面。行走在博物馆,游客可以在历史长河中遇见生动、详实的广州湾。

1.jpeg

广州湾历史民俗馆。

2.jpeg

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长胡贤光。

“之前有一部网剧在这里取景,叫《隐秘的角落》。曾经一个记者说他是为了这部剧来到湛江的,但是在参观了广州湾历史民俗馆以后,他觉得原来中国近代史的‘隐秘角落’是在这里。”广州湾历史民俗馆胡贤光馆长说。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这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诗歌集《七子之歌》中的第五章《广州湾》里的内容。“七子”指代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湾、旅大(旅顺大连),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其中六个殖民地已被大家熟知,而广州湾却不常被人提起。在湛江土生土长的胡贤光,不希望这一段历史被逐渐淹没,于是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了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希望通过展示广州湾时期的文物,让大家了解这一段历史,传承湛江历史文化。

油画里的历史

从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大门向里望去,各式各样广州湾时期的生活器皿、商业用品、历史文物映入眼帘,这里大多藏品已有百年历史。在玲琅满目的藏品中,“广州湾 抗日战争时期国际大通道”标牌旁边挂着一幅广州湾“海上通道”的油画作品,在透亮光线衬托下格外夺目。

3.jpeg

广州湾“海上通道”油画作品。

这幅画是由湛江著名的绘画家阎大均绘制,画面中一座看着不大的码头,靠近赤坎古商埠,在码头的石桥之上,有三两行人欲过渡,靠岸的船随着轻波悠悠地浮动,两位船客似从远方而来,引船就岸的码头之景跃然画上。

胡贤光介绍,“广州湾”地理位置优越,通过海路的运输线,与香港、澳门乃至越南建立起比较密切的货物运输往来关系。在抗日战争时期,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和中印公路这四条陆、空运输路线已被人广泛熟知。

战争爆发后,中国沿海港口陆续失陷,广州湾当时是法国租借地,也是当时对外进出口的国际大通道。1939年至1942年期间,大量抗战物资通过广州湾的“海上通道”进行运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进行伟大的抗日战争。

民俗馆里的旧时光

赤坎老街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广州湾民俗馆也成了一处热门打卡点,在网络上收获大量好评,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前来参观。

4.jpeg

赤坎老街。

广州湾民俗馆馆长胡贤光指着墙上一组10幅的连排画告诉我们,“这些是我们湛江阎大均老师绘制的10个赤坎的古码头,是清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广州湾码头。”

广州湾历史民俗馆的藏品,不仅让旧时光可感可知,也为“湛江-广州湾时期”的历史注入了一股活力。胡贤光表示,开办广州湾历史民俗馆以来,他最大收获就是让大家知道湛江有那么一段历史——曾经被法国人强租、强占47年的历史。他愿广交天下友,宣传好湛江的历史文化,希望有年轻人或者爱好者对这段历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重视历史、知道过去,让这里不要再成为“隐秘的角落”。


文/图:南都、N视频记者 李行 丁治加 实习生 赖欣琪

编辑:杨赠玉,黄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