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湾财社讯 记者王玉凤 此前热度居高不下的医药板块今天再度降温。
12月20日,医药板块继续走低,多个细分板块集体下挫。截至当日收盘,熊去氧胆酸跌3.48%,新冠特效药跌3.22%,新冠抗原检测跌2.64%。新华制药、中国医药等跌停,华润双鹤、精华制药、美诺华、广生堂、宣泰医药等跌幅均在5%以上。
消息面上,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20日在市场监管总局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格保质量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按照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和“新十条”要求,结合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国家药监局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全系统配合优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发布会着重强调了加强应急审评审批,服务临床用药需求。为了给防控提供更多更好的“武器”,国家药监局依法依规启动应急审批程序。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疫苗5个,另有8个新冠病毒疫苗经有关部门论证同意后纳入紧急使用;批准治疗药物11个、各类检测试剂128个。后续还将继续实行研审联动,加快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急需药品的审评审批。
发布会还强调,对于已经上市但需要扩大供给的,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将采取靠前服务,加快药品上市后变更审批程序,允许企业采取委托生产等多种办法,快速增产扩能。此外,国家药监局与卫生健康、中医药管理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对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调剂使用申请实施快速审批,原则上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一些管用好用的医院制剂,可以更快地在更大范围内服务患者。
此外,为加大供应、保证质量,国家药监局已经部署相关地方药监部门靠前服务,积极与相关生产企业联系,结合品种生产特点,对企业委托生产、增产扩产、生产批量和场地变更等情况,针对性地指导企业抓紧开展研究,依法规、有序扩大产能。在此基础上,属地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从掌握的情况看,三年来,各地药品监管部门先后抽检布洛芬制剂3800余批次,抽检对乙酰氨基酚制剂1660余批次,未检出不合格产品,相关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不良反应监测也未见异常信号。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医药板块开启了强势反弹行情,相关板块的交易量占全市场交易量的比重达到了高点。
一个重要原因是是防疫政策调整后需求激增,但供给短期严重受限,从而导致部分物资出现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那么,医药行情还能持续多久?开始退潮了吗?有分析称,疫情受益资产的炒作行情逐渐失去了性价比,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中期来看,在诸多利好政策下,医药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不变,看好板块结构性慢牛行情。
湾财社记者采访中, 也有市场人员分析称,目前与疫情相关的标的很多都是短期的一个炒作,长期还是要看其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疫情过后,相关疫情概念股目前的业绩增长势头可能很难持续, 建议投资者谨慎参与。”
编辑:王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