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莞全面开启集团化办学之路,采取“名校+”的形式组建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
2022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71个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东莞入围9个,位列全省第三。截至2022年8月,全市组建的教育集团从2018年的10个增加至70个,集团成员单位达到207个,实现集团化办学学段全覆盖,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园区、镇街全覆盖,还辐射到韶关、揭阳,开启跨市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次数据增长都标注着东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决心和努力。东莞通过集团化办学,不断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在“双万”新赛道上跑出教育加速度。
不断完善顶层设计 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
2018年5月,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东莞市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改革。根据该方案,东莞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运行保障、创新人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同年6月,首批6个教育集团:东莞中学教育集团、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等举行签约仪式,东莞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正式启动。
“如今,如果让南城的家长选择小孩去哪里读初中,大部分家长都会选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东莞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黄灿明介绍,早在2016年,在推动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背景下,东莞中学作为“排头兵”,全面托管南城中学,开创东莞“公托公”集团化办学先河,为东莞市集团化办学改革探路。六载耕耘,南城中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薄弱学校成为品牌学校,口碑不断提升。
2021年底,《东莞市教育实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十四五”规划指出,东莞要打造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名片,努力建成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品牌学校、教育集团。“十四五”规划还强调,要推进“名校+新校”方式组建教育集团,实现新建学校高起点办学,扩一所优一所。鼓励条件成熟的教育集团扩大规模,通过“1+N”方式适度增加成员学校。
在2022年2月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东莞提出要推进集团化办学扩面增量,推动集团化办学园区、镇街全覆盖。同年8月,东莞市第二轮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启动,第二轮集团化办学组建70个教育集团,集团成员学校共207所,实现了基础教育学段和东莞园区、镇街全覆盖,还辐射到韶关、揭阳,开启跨市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在财政支持方面,东莞市政府还设立1.2亿元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作用,支持集团化办学。同时,还创新人事管理,探索给予龙头学校在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和专业技术岗位分配中适当倾斜。加强教师交流,同学段的教育集团每学年教师交流人数占集团教师总数不低于5%。
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优质课展示活动
注重扩容提质并举 集团化办学多点开花
根据《东莞市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东莞探索构建起以紧密型、托管型、联盟型、复合型为主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采取“名校+分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形式来组建教育集团,建成“品牌带动、集团发展”集团化办学的东莞模式。
东莞注重教育扩容与教育提质并举,在前期教育“扩容”的基础上,争取在“提质”上有所突破。通过“集团化”带动一批、“品牌化”培育一批、“优质化”扶持一批、“未来化”引领一批、“信息化”提升一批、“高端化”推动一批,实现全市教育内涵品质全方位提升,加速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全市基础教育水平。
几经探索,东莞各类教育集团也形成了各自特色,如“市域统筹 优质扩面”,即由市统筹市属优质中学出“市”入“镇”,实现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精准推送、市镇互动、异地共享、扩面提质,打通优质资源共享共建的政策通道。如东莞中学教育集团,东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等,发挥名校优势,由龙头学校为镇街中学“造血”,影响深远、成果显著,让弱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家门口也可以上好学校!”一所学校联动三个镇街(园区),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是东莞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典例,学校建成后纳入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横沥家长纷纷感叹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松山湖优质教育资源!
莞城英文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乐坊小学落成,实现“以强培新”
通过集团化办学,学校由独立个体转变为发展共合体,打破学校边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放大。教育集团的成立,也使学校更注重顶层设计的统筹与规划,推动发展路径多元创新,促进学校间取长补短、互促共赢。
四年探索硕果累累 社会满意度均超九成
四年实践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东莞目前实现集团化办学在基础教育学段和33个园区、镇街全覆盖,还辐射到韶关、揭阳等地。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集团化办学覆盖学生335492人,教师25670人。
市教育局称,通过龙头学校辐射带动,大大缩短新建学校的成长期,促进薄弱学校发展。如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寮步镇西溪小学等成员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区域内有口皆碑的好学校。目前,已有13个成员学校从原来较薄弱的学校成长为东莞市品牌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开展集团化办学以来,成员学校学生参加镇级以上比赛获奖的学生达16396人次,其中获市级以上竞赛奖的有4918人次。同时,集团化办学还推动成员学校间的教师交流和研训,通过双向流动、互派跟岗、统筹教研等,促进集团学校师资快速成长,2022年全市教育集团教师柔性交流人数(含驻点、跨校交流指导等)1056人,教师培训活动总次数1394次,各学科开展教研总次数5820次,课题研究交流研讨总次数657次。
东莞市初中数学品质教研组在莞中初中部教育集团(麻涌古梅一中专场)举行教研联动
通过集团化办学,一批挂职的老师也得到飞快成长,为市里培养了一批干部和学校管理人才。据悉,东莞开展集团化办学以来,集团培养了71名校级干部,其中正校长11人,执行校长和副校长60人,有319名教师晋升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岗位,教师获得镇级以上荣誉达2998人次(其中获市级以上荣誉的有883人次),教师参加镇级以上比赛获奖的有15920人次(其中市级以上的有6747人次)。
根据教育集团办学质量社会满意度评价反馈结果来看,教师、学生和家长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连续四年均在98%以上。
几年实践,东莞探索出一条快速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站在“双万”新起点,人民群众对“在家门口上好学校”充满期待,接下来,东莞将继续紧抓集团化办学这一重要引擎,牢记“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初心使命,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名师”“名校”飞至寻常百姓家门口,奋力谱写“学有优教”的幸福画卷。文/韩成良 唐国轩 曾奕静 杜绍锋 实习生 黄子彤
编辑:韩成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第四届南都“东莞市民点赞榜”举行线上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