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闻荐读
(2022年12月26日-2023年1月1日)
采写:南都记者 刘嫚 宋承翰 王凡
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22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对过去五年备案审查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
有公民对“异地调用检察官制度”合法性提出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研究认为,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调用辖区的检察人员办理案件,被调用的检察人员代表办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履行出庭支持公诉等各项检察职责的,须经本级人大常委会作出相关任职决定,法工委已向有关制定机关提出了研究意见,建议予以考虑。
随着北方各地进入供暖季,供暖相关纠纷频发。报告披露:有的地方性法规规定,热用户应当在每年采暖期开始前30日内交纳本采暖期的热费,不按时交纳的,供热单位可以对其暂缓供热、限制供热或者停止供热。经审查认为,热用户采暖费的交纳时间和逾期不交纳热费的法律责任,应当遵循民法典有关规定,地方性法规作出强制性规定似有不妥,建议制定机关作出修改完善。
南都记者了解到,近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开展了20多个重点领域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和专项审查工作。这其中,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一系列动作,几度引起社会关注。例如,各地曾普遍存在“超生即辞退”和“超生即开除”的规定。这是一种对违反计划生育行为的严厉处理措施,一般见于地方立法中对公职人员的相关规定,过去几十年中,因超生而丢掉工作的事件屡屡出现。2017年收到公民建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研究和沟通工作,经过三年多时间,陆续推动地方和国家层面修改相关规定。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对于南昌警方的通报,李雪自录视频通过社交平台回应警方通报。
举报辅警猥亵当晚,李雪(化名)被派出所送进了江西省精神病院。近日,该事件在社交平台引发高度关注,李雪公开回应称,经第三方医疗机构诊断自己未患任何精神疾病,在被送精神病院前江西丁公路派出所民警未征求家属同意,不合法律程序,涉嫌滥用职权,江西省精神病院长达近两个月的收治涉嫌非法拘禁。
今年7月,李雪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为由将江西省精神病院诉至南昌市青山湖区法院,要求民事赔偿。12月6日,法院一审开庭后择日宣判。近日,李雪向南都记者证实,已委托律师,将再次对江西省精神病院和丁公路派出所提起刑事控告追究刑事责任。
该事件数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12月23日,江西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亦发布公开通报称,涉案辅警赖某吉不存在猥亵事实,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将李雪依法送入江西省精神病院。双方各执一词,强制送往精神病院是否依法依规?收治程序是否合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又是否具有合法性基础?案件背后仍有诸多法律问题待解。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莫倩如
最近,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了肺炎或者CT出现白肺现象,有网友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跟感染了原始毒株或者接种疫苗有关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12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南都记者的提问时表示,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
焦雅辉呼吁,公众一定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监测,要关口前移。老年人发生感染,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等转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目前,根据国家最新的要求,老年重症患者不需要经过分级诊疗逐级转诊,要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进行就诊救治。
采写:见习记者 赵霖萱 记者 宋承翰
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楼内,急救医生在和医院工作人员沟通病人情况。新华社发
近日,海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多地疫情防控负责人透露:第一波疫情高峰将至,预测峰值在12月底到1月。12月22日,成都市卫健委副主任黄辉在发布会上表示,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新阶段,“保健康,防重症”成为防控工作的主要内容。
随着各地感染人数增加、医护感染率上升,更多专业人士呼吁要把重症的预防与救治摆在疫情防控首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教授在接受“医学界”采访时指出,随着感染高峰的到来,重症高峰也将抵达。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球首例COVID-19双肺移植主刀陈静瑜教授强调,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强对新冠重症的救治,减少因重症导致的死亡。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更多、更全面的数据亟待披露。面对这场持久战,陈静瑜呼吁要“改变我们的就医习惯”,通过分级诊疗、医护轮班等方式保护好医护,避免未来医疗资源更加紧张。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实习生 危欣
在位于许昌市魏都区的福瑞园养老院,老人们玩定制的大号纸牌。新华社发
和俞锦华取得联系时正值中午,他正在医院排队买药。“新十条”后,核酸取消,抗原变得一剂难求,养老院药物储备一下捉襟见肘。他是成都一家养老院的管理人员,目前院里的情况不容乐观:院里有几位高龄老人已经相继出现感染症状,严重的已经送往了医院。这几天,他和同事到处去采购药品,“去诊所、药店、医院,能买到都买回来。”
河南商丘市一家民营养老院院长程伟(化名)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抖音平台直播,带网友看真实的养老院是他的初衷。这位粉丝超20万的院长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难掩焦虑:疫情三年来,亏损一直在发生。长期的全封闭环境,员工的心理压力已经渐渐来到一个临界点。他不知道在严防死守下,自己和养老院还能坚持多久,“第一波感染我们挺住,之后能挺几波是几波了。”
河南周口一家农村养老院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他们也正严阵以待,“比之前还要更小心”。
多位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表示,目前正面临药品和抗原紧缺的困境。对于可能发生的疫情冲击,也缺乏足够的隔离资源和完备的应急预案。目前尚无法确定“封闭管理”还将持续多久。
12月22日,民政部召开全国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级民政部门立刻开展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就医用药情况摸底调查工作,要注意与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联合开展调查,形成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困难问题及紧急药品物资需求清单,做好精准对接,共同加强保障和落实;继续研究解决养老机构持续运营难、人员流动大等困难和问题,帮助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纾困解难。
采写:南都记者 黄慧诗 李玲
历经227天调查,知网涉垄断案“靴子落地”。
12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这起垄断案的处罚结果,知网因滥用市场地位被罚8760万元,系上一年度销售额5%,同时责令知网作出全面整改。
对此,知网于当天回应称,诚恳接受罚款、坚决服从。知网表示,作为平台企业,将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努力将知网打造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
南都记者梳理1.5万字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发现,本案的相关市场界定为中国境内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知网被指从2014年开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不公平高价”和“限定交易”行为。
据南都记者了解,知网案是市场监管总局今年查处的首起平台经济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也是继去年阿里、美团“二选一”案后,又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执法案例。在罚款之外,知网落实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公布15条整改措施,包括与期刊、高校解除独家合作协议,数据库价格三年内下调30%以上等。
“这种整改措施比罚款更具实际意义,影响广泛而持久。”有反垄断专家告诉南都记者,反垄断执法的目的是要通过执法消除垄断行为的消极影响,恢复相关市场的竞争。在罚款的同时敦促企业全面整改,这体现了反垄断执法中坚持依法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的原则和理念。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