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2022年全行业亏损达到2160亿元,8家航空公司资不抵债。结合过往公布数据,民航业疫情以来三年累计亏损近4000亿元。展望2023年,民航局则定下了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随着管控措施调整、经济运行巩固回升,以及春运拉开序幕,近期,各航空公司不断增加运力,并逐步恢复加密国际航班,民航复苏进入推进状态。
民航业过去三年亏损数千亿元
根据民航局数据,2019年前,民航业已连续超过十年盈利,之后到来的疫情重创了民航业,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亏损974亿元、842亿元、2160亿元,累计亏损近4000亿元。若根据一架C919国产大飞机6.53亿元计算,这笔亏损相当于600余架C919。
在2020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247亿元,同比下降41.1%;亏损974亿元,比上年的盈利水平差了1519亿元。其中,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5亿元,同比下降 41.9%;亏损794亿元,比上年的盈利水平差了1052亿元。
在2021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收7529亿元,同比增长21.5%;亏损842亿元,比上年减亏187亿元。其中,航空公司实现营收4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亏损671亿元,比上年减亏149亿元。
而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行业亏损2160亿元,超过前两年之和。根据民航局报告,疫情对民航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2022年的运输规模仅相当于2012年水平,其中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仅为疫情前的38.1%水平,企业资产负债率较疫情前上升11.9个百分点,8家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100%。
不过,随着管控措施调整,展望2023年,民航有望迎来显著复苏。根据民航局安排,2023年的一个重点工作是推进航空运输市场安全有序恢复,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617万吨,总体恢复至疫情前75%左右水平,力争实现盈亏平衡。
措施方面,民航还将鼓励大型骨干航空公司打造枢纽间空中快线,鼓励中小航空公司专注支线市场,稳妥有序恢复国际航空市场;拓展空铁联运服务;持续推进短途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援、无人机物流试点;强化综合枢纽机场航空物流能效,促进航空货运稳健发展。
春运期间三大航企增大运力投放
上月底,民航局发布了关于恢复国际客运航班的工作方案,制定了恢复国际客运航班的若干措施,提出稳妥推进国际客运航班恢复运营,本月初,民航局又取消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
在入境新政实施后,旅客入境中国不再需要集中隔离,各大航企陆续恢复、加密、新增国际航线,国际航班客座也更为饱和。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注意到,1月8日,南航在武汉首班落地的国际地区航班客座率超过95%。
同时,2023年春运已于1月7日启幕。据交通运输部预计,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加之疫情三年来人民群众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恢复攀升。
对于民航业而言,春运是一个旺季,各大航企也制定了加大运力投放的计划。业内认为,2023年春运作为新冠疫情以来首个放开出行限制的春运,将为行业恢复发展带来利好。
南航方面表示,春运期间计划执行航班超10万班,日均计划航班量近2800班。其中,国内航线安排春运加班近10500班,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每周总计划航班量将达到373班。
国航方面表示,春运期间计划安排航班超过5.8万班,同比增长75.9%,其中国内航线日均安排航班1445班次,同比增加620班次,重点増投探亲返乡航线。
东航方面表示,东航计划投入飞机753架,计划执行的日均班次超2900班,计划执行加班航班6000余班。今年春运计划投入的客运座公里已恢复到2019年春运水平的87%。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在春运首日,民航发送旅客97.6万人次,环比增长1.4%,比2019年同期下降41.3%,比2022年同期增长24.9%。
据民航局介绍,2023年春运期间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000班,为2019年春运期间的73%左右。预计客流量总体将呈现错峰放假开学、错峰返乡返岗、错峰出游出行等特征,春节假期前后和元宵节后仍将出现旅客出行高峰。
从民航局已掌握的春运期间旅客订票情况看,订票峰值出现在1月18日(农历腊月27日)至1月20日(农历腊月29日)。从订票量来看,北京-三亚、上海-北京、北京-海口、深圳-昆明、深圳-重庆、杭州-昆明、深圳-成都等航线居于前列。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林芯芯
设计:何欣
数据来源:民航局官网、交通运输部、三大航企官微
编辑:林芯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精算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