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去过市儿童医院的,可能都清楚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是长时间悬而未决的。”2月1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麻晓鹏表示,深圳市儿童医院周边交通拥堵严重,建议迁移医院附近的老旧建筑设施,将入口单车道变两车道,缓解医院周边道路车流压力。
儿童医院周边道路拥堵,高峰期出行困难
麻晓鹏表示,深圳市儿童医院周边交通拥堵严重的问题早已众所周知,已严重影响福田中心区的城区形象,也给市民就医和正常出行带来许多困扰。
早高峰期间,南都记者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附近路段看到,周边的红荔路、益田路和福中一路排起了长长的车队,出现交通拥堵现象,有不少司机称高峰期间进出医院常会堵车,“医院门口堵得厉害,高峰期常常会长时间停留,有时甚至要停留一个小时。”南都记者了解到,深圳儿童医院为方便就医共设有三个门,分别是位于益田路的东门、福中一路的南门、民田路的西门,深圳市儿童医院推出预约停车服务,但在早晚高峰期间,仍免不了“车满为患”现象,“每天早上8点半至10点,下午4点半至6点,医院门口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现象,一般经过要停留20分钟以上”,深圳市儿童医院附近商户提到。
深圳市儿童医院周边交通拥堵严重,催生了“代客泊车”服务。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东门,南都记者看到有不少代驾司机在车流中来回走动招揽生意。“医院门口很堵,有时排队停进医院有一个小时,赶时间的车主就会需要待停车服务,我们代驾收费79元,生意好的话早高峰会至少帮五名车主代停车。”一名代驾司机介绍称。据悉,为了解决医院周边道路拥堵难题,深圳市政府联合交通等有关部门想出了各种办法,包括在2019年出台了“易停车”的措施,市民在预约挂号的同时可以预约停车,解决了部分停车难问,但拥堵的情况仍然存在。
委员建议:移除医院老旧设备,入口单车道变两车道
关于儿童医院拥堵“顽疾”问题,麻晓鹏从“扩容”入手提建议。他表示,儿童医院成立于1997年,当年的建筑设施有一些已经老旧,比如位于医院东北角的氧气房、高压氧舱、液态氧气罐和污水处理间。
如果将这些设备设施迁移走,将建筑物拆除,把现在的东门往北移,那么就能将现在益田路进入儿童医院的一个车道变成两个车道。一个车道直接进儿童医院地下车库,另一个车道作为即停即走车道,在医院内部形成一个小循环,能够让排队等候的车辆尽快进入医院,即停即走,就将大大缓解红荔路和益田路口的交通堵塞问题。
他表示,这些设备设施对于医院目前运营还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考虑在位于龙华区的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投入运营后,医院统筹安排,政府财政支持,把部分业务暂时转移到龙华院区,由市政府投资将这部分设备设施统一迁移拆除,和周边的道路改造一并实施。
“这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儿童医院的家长看病需携带童车、奶瓶、尿布等较多个人物品,家长普遍有开私家车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充分理解家长的辛苦。”麻晓鹏表示,他从1997年深圳市儿童医院成立便在医院工作,目睹该问题很是着急,希望此次两会,能通过医院内部改造、政府外部交通改造的配合,让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蔡宇晴
编辑:蔡宇晴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聚焦2023深圳市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