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福:“家门口”可补科创短板,强佛山喊出湾区“最强音”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3-02-14 20:16

兔年伊始,佛山就传来了一连串好消息,展现出良好的势头,为新年的发展传递出满满的信心。

过去一年佛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698.4亿元,高明区突破千亿元,佛山成为全省唯一的所辖县(市、区)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元的城市。今年,佛山进一步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等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展现出奋勇争先、勇挑大梁的魄力和决心。

制造业当家,打造大湾区极点城市,给佛山带来哪些新机遇和新思考?南都记者独家对话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世福。在他看来,目前“大佛山”的发展蓝图已经刻画出来,新的思考和愿景应该是在“强佛山”。立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佛山以制造业当家补科技创新短板的机会就在“家门口”,从“大佛山”到“强佛山”的蓝图正在展开。

0210专家访谈(王世福)海报.jpg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谈协同发展

佛山与澳门协作还有更大想象空间

2023年佛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面支持参与“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打造大湾区极点城市,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中增创新优势、纵深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

过去一段时间,佛山高水平建设湾区重大平台三龙湾科技城,并在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和轨道交通等各领域,与广深以及湾区城市“双向奔赴”,加速互联。

湾区大平台 佛山三龙湾(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JPG

佛山三龙湾


南都:佛山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开放合作和协同发展是重要关键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又有哪些新亮点和新发力点呢?

王世福:首先恭喜佛山,在2022年整体比较艰难的环境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万亿俱乐部”的发展征程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彰显了佛山一贯以制造业当家、务实求是的精神,让大家很有干劲。

佛山今年工作强调更开放的合作、更协同的发展,这也是发展新阶段,寻找新动力源的关节点。佛山制造、“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名声已经是响当当的,在国家提出的国内大循环方面,佛山做得非常好。但对佛山制造来说,更高的要求就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任务。这方面在大湾区,佛山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佛山融湾战略,一直以三龙湾为龙头推动。佛山近处有南沙、中山、珠海的这些海港可以协同,整个湾区还有港澳这样的世界支点可以发力。所以我理解这次的开放协同,更多是在佛山既有动能的基础上寻找对接全球、面向海洋的“接口”。期待佛山以三龙湾、以融湾战略推动向海洋、向全球继续寻找制造业动能,提供内需的同时满足全球的需求,这也是佛山应有“挑大梁”的表现。

从扩大内需方面,佛山要继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生产更优质的产品,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生活质量支持的满意度。

在参与全球竞争方面,佛山应以三龙湾为“跳台”,通过港澳链接全世界。作为湾区西岸,建议佛山还可以更多思考与澳门的协作。目前从大湾区跨界合作来看,横琴跑得很快。就我个人来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全球跨界治理中都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融合力量非常强。澳门也有可与佛山对接的好资源,比如澳门的中药研究与佛山的制药业,再比如以澳门出发的“一带一路”发展,与葡语国家打通的海洋通道。也就是说,在西岸的开放合作方面,佛山与澳门的“文章”可以继续做细做实,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格局与进一步做优做强制造业关联起来,这个想象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谈科创短板

力争佛山制造实现全球并跑甚至领跑

2023年佛山政府工作报告在展现一系列发展成绩单的同时,也客观指出发展不足和亟待持续努力的方向。报告提出,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稳投资、稳外贸压力较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总体偏弱,新兴产业引领作用不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有待提升等。

2023年佛山部署的十项重点工作中的第一项,就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还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从稳经济促消费、畅通双循环、区域协同和科技等各领域,全面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当家。


南都:综合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的思考?

王世福:目前“大佛山”的发展蓝图已经刻画出来了,新的思考和愿景应该是在“强佛山”。

“强”更多是说我们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响应国家双循环战略,把佛山制造业跟全球的需求进行战术战略并重的匹配。在面向德国的工业4.0方面,佛山做了很多切实的合作,头开得非常好。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在跟跑世界很多制造业强国。我也很期待以三龙湾为支点,我们能慢慢地实现并跑,甚至部分领域的领跑。用这个标准来看,一直以来,佛山的发展愿景是能够把高等教育、研究性机构等科技创新领域做大做强。

总体来看,从“大佛山”到“强佛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非常多务实的发展重点,相信这些部署都落实见效后,佛山能够在湾区喊出发展“最强音”,在2023年把“强佛山”的画卷展开。


南都:着眼湾区进一步的开放协作,能不能给佛山补科创短板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王世福:对,在湾区时代,佛山补短板的机会就在“家门口”的香港。香港前端的科研创新能力特别值得佛山关注,也许佛山在满足内需的过程中有长期以来的优势,例如家电和各类生活场景消费品的制造。但香港很重要的优势在于敏锐地反映出全球最新前沿需求。因此香港的科研方向也与此紧密相关。在这个领域,佛山制造与香港创新更好地进行协同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香港全球化“支点”的优势,帮助佛山制造并跑全球,说不定还能孕育出佛山领跑世界的制造业创新新领域,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统筹:何惠文 路漫漫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 实习生 范堃瑜 陈燕玲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编辑:路漫漫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