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造假被抓现场!生态环境部长突击检查,再强调“零容忍”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3-02-23 20:56

“坚决以‘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企业和第三方监测公司相互串通、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等问题,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触犯刑法,必须坚决打击。”

2月20日一早,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一行从北京赶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对两市的焦化、钢铁、玻璃等重点行业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多家企业普遍存在超标排放、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面对企业的种种违规问题,黄润秋再次痛批了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恶劣影响,强调了生态环境部在打击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零容忍”。

刚刚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持续打击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两次突击检查企业均中招,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这并非生态环境部部长第一次针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突击检查。早在2021年,黄润秋就曾带队赴河北唐山暗访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落实情况,发现唐山4家企业存在未落实相应减排要求、生产记录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次突击检查中,甚至有钢企抱团造假。据生态环境部透露,这四家企业均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高负荷生产,未落实相应减排要求,并普遍存在生产记录造假问题,有的甚至互相通风报信、删除生产记录应对检查。

对此,黄润秋就曾强调,对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弄虚作假行为,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企业不能只看效益,把污染留给当地百姓。”黄润秋说。

记者注意到,此前河钢唐钢不锈钢公司的下属企业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海春在检查当天被行政拘留15日。

尽管有前车之鉴,但这次检查中仍有不少企业耍“小聪明”,企图通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造假等方式,掩盖超标排放等问题。此次检查的多家企业就普遍存在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

14.jpg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一行对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焦化、钢铁、玻璃等重点行业进行突击检查。

例如,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涉嫌人为干扰在线监测设施采样,掩盖超标排放行为;河南平煤神马京宝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焦计划报表和手工监测数据存在人为造假现象,在线监测数据与实际生产状况不符;舞钢中加钢铁有限公司通过伪造烧结生产报表、篡改中控系统运行参数等方式掩盖真实生产状况;许昌襄城县华信实业有限公司伪造名为“环保台账”的虚假生产记录。

针对检查发现的种种问题,黄润秋还表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识别问题、发现问题特别是发现编造数据、伪造数据等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认真开展对涉环境违法企业的调查取证工作,做好整改的“后半篇文章”。

 

企业重污染天气期间超标排放,消除重污染天仍是治理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突击检查的背景均是处在该省市重污染天气期间。据生态环境部表示,2022年底以来,河南省南部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跨年霾”,多个地区持续出现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十分严峻。本次突击检查之前,生态环境部2月以来已持续派出工作组对河南省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2021年生态环境部前往唐山检查期间,唐山市也正处在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期间。

据透露,此次检查中多家企业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超标排放,污染严重。

例如,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废气外溢直排环境,污染严重;河南平煤神马京宝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设施未正常运行且烟气长时间超标排放,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舞钢中加钢铁有限公司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含舞钢新希望炼铁有限责任公司)高炉热风炉、轧钢加热炉废气未脱硫直排,长期超标排放,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许昌襄城县华信实业有限公司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玻璃窑炉炉顶破损严重,大量废气直排,脱硫脱硝设施形同虚设,不正常运行等。

15.jpg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现场检查企业相关资料。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企业高负荷生产,更是对民众的生活带来极恶劣的影响。黄润秋表示,“企业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守法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不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绝不能不顾老百姓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一味追求带污染的经济效益,切实扛起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国有企业是行业的标杆,要为行业树立榜样和标准。”

黄润秋还表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有效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确保执行到位、不打折扣。”

W020230222583194992840.jpg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现场检查企业的相关设备。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1%以内。这也意味着,消除重污染天依然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2月20日,生态环境部通报1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也首次新增了重污染天数城市名单、重污染天数相关内容。据生态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新增这些内容也是为了倒逼地方政府特别是重污染天数较多的城市,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王玮 发自北京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