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月8日,内地与香港正式实施首阶段“通关”,加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联通。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相继落成通车,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大格局基本形成。
第十四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联泰集团副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陈亨利
在这样的语境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提速成为热点。日前,第十四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联泰集团副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陈亨利建议,取消香港私家车过境配额制度,加快推进“港车北上”政策。他表示,广东省政府去年12月公布“港珠澳大桥(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预计今年内实施,允许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可在无须取得常规配额下,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驾的方式到广东省作短期商务、探亲或旅游,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澳门在2023年1月已顺利实施“澳车北上”政策,成功注册账号人数超2.2万人,足见需求之大。
在陈亨利看来,可以预见,香港人对港车北上的需求更强劲,特区政府预计45万私家车的车主和乘客可受惠于港车北上计划。他建议此计划试点成功后,进一步取消其他口岸(深圳湾、文锦渡、落马洲、莲塘口岸)的常规配额和一次性特别配额制度,让港车可自由选择适合的口岸过境,以推动大湾区加深融合,亦为商务往来粤港两地的人士提供更具弹性的交通时间和方式。
那么,如何做好“港车北上”各项行政政策、配套?陈亨利进一步认为,实施全面“港车北上”的初期,建议内地和香港特区政府仔细磋商相关申请手续、两地车牌的互认制度,以至环保、汽车保险和交通执法等要求。例如推动保险业界度身订造两地适用的汽车保险产品、尽量简化及电子化相关申请手续。此外,他还建议优化高铁网络,加密短途班次,增设长途站点直达香港。
实际上,完善跨境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正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编辑: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