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游园、扫货……热闹的人民公园和东门老街回来了!

南方都市报APP • 罗湖大件事
原创2023-03-12 13:13

3月11日,在深圳人民公园西门,园长何亨辉左手一个垃圾袋,右手一把卫生钳,不时俯身拾起地面的垃圾,又看了看手机里的景区客流监测平台。

“人民公园是今年深圳月季花展的主会场,目前客流量已基本恢复疫情前同期水平。我们要根据实时客流情况的监测来决定启动相关的疏散分流预案。”从上午8点到晚上10点,从活动筹备到展出,何亨辉已持续忙碌了数月,但他觉得忙并快乐着。“看到市民们游园热情很高,我们心情很激动,希望大家工作生活都春暖花开。”何亨辉高兴地咧着嘴笑。

WechatIMG2745.jpeg

作为2023年深圳月季花展开幕以来的首个休息日,截至11日18时,深圳人民公园入园人数24283人,当日公园最大同时在园人数7232人。而仅一街之隔的东门步行街也正“满血复活”,东门街道党工委委员蓝莹莹透露,自深港全面互通以来,东门老街客流量大幅提升,最高峰人流量日均达40万人次。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人气满满,客流回归。在一串串持续回暖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平凡的个体对未来的向往、对幸福的期待、对生产经营信心的增强。

“明天去新岗位就职,来观察一下身边的单身男女”

在深圳人民公园的大草坪上,天幕布搭起10座露营帐篷,里面坐着100余名来自罗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单身青年。“没事,来先加个微信。”身穿红色马甲的任先生积极地调动着小帐篷里略显尴尬的气氛,他是这次罗湖区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的志愿者之一。

WechatIMG2730.jpeg

“今天这个活动,主办方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来筛选的体制内的单身男女,单位都比较稳定,女生是22到35岁,男生是23到40岁。”任先生表示,自己喜欢观察,一直比较关注婚恋的话题。他发现现在年轻人很多是没时间恋爱,或者眼光相对比较高。他希望多参加一些志愿活动,在实践中看待问题,开拓自己的眼界。他先前从事建筑房地产行业,疫情期间遭遇裁员,月前刚获得一家媒体单位的offer,下周一将到新岗位就职。“我有一腔热血,喜欢拍视频记录生活,希望新单位可以给我涨薪,希望多出去旅行,希望早日实现自己的房车梦。”任先生咯咯地笑了起来。

另一旁的吴先生是报名参加本次联谊活动的单身青年之一,93年,福建人,长相俊朗,在深圳供电局已工作8年,经朋友推荐报名参加了活动。“因为感觉年纪也到了,不希望等到35岁才缓过神来发现自己要去做什么就比较晚了。我还特意带了相机过来,希望在现场找到合眼缘的女生,一起看月季花展,帮她拍照。”吴先生说。

“真诚待人真诚交友,我真的遇到了我最好的爱人”

除了单身的青年男女,人民公园里还不乏手捧鲜花,穿着婚纱礼服前来拍照的新人们。他们如约而至,来参加一场集体婚礼颁证仪式。

WechatIMG2732.jpeg

新人蔡女士和肖先生对着镜头频频招手,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蔡女士和肖先生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认识三个月决定在一起,在一起半年后决定结婚。他们于3月8日妇女节当日在罗湖民政局登记结婚,经工作人员了解到12日集体婚礼颁证仪式的活动,觉得很有纪念意义,于是报名参加。

谈起自己的先生,蔡女士眼睛笑得弯弯的,用了一连串的赞美词:孝顺、真诚、上进、成熟稳重、情绪稳定、有上进心,对感情专一......在蔡女士看来,自己的先生是爱人、是朋友也是老师。她坦言,自己虽然是二婚,但非常幸运能遇到身心灵契合的伴侣。“勇敢地走出去多认识朋友,真诚待人,我真的遇到了我最好的爱人。”蔡女士说道。

而另一对新人姜先生和邱女士则相识于疫情期间,疫情影响逐渐消散以后,他们毫不犹豫地领了结婚证。“经历了三年疫情,大家都体会到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所在的外贸行业目前订单量相比疫情期间增长了200%,我现在心情和今天的景象一样就是春暖花开,对未来也很有信心。”姜先生望向邱女士说道。谈及两人新婚有什么愿望,姜先生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道:“我们在深圳已经打拼过一段时间了,希望自己今年能挣到2000万,在深圳安家。”

“不要内卷不打价格战,希望把眼镜行业做得更专业”

人民公园以南1公里外,此时的东门步行街内已是人头攒动、车流不息,叫卖声吆喝声从四方八方传来,土家烧饼、章鱼小丸子、铁板鱿鱼的香气,飘散在春日的暖风里,钻进人的鼻子里,唤起深圳人的“乡愁”。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人潮,热闹的东门回来了。

800x600_640d5217c35d1.jpg

800x600_640d521848658.jpg

东门金世界眼镜城4楼,店主林女士正站在门口招揽客人。“现在周末一天大概能做到2万的营业额,港客大概能占到50%-60%。”今年22岁的林女士在眼镜行业已经深耕了6年,她17岁就从老家揭阳来深打工,去年决定来东门自己开店营业,从进货、验光、配镜、加工、试镜,售后等环节都由她一人完成,有时候一天连续验光七八位顾客后头都晕了,但她坦言最难捱的日子已经过去,生意慢慢地在好转。

深港全面互通以来,明显带动了东门老街的客流量。东门商圈浓厚的“烟火气”一直深受香港旅客的喜爱,来东门眼镜城配眼镜也成为不少港客”物美价廉”的选择。“我们经罗湖口岸过关,刚好陪朋友过来东门配眼镜,这里款式很多,价格也很亲民,一副眼镜三四百块就能搞掂。”港人廖先生周末和朋友过来逛街游玩,酒店就定在东门附近。“现在东门商铺更多了,人气也更旺了,看到这种热闹的景象我们也很开心,希望大家都越来越好。”廖先生说。

对于商场里的低价竞争,林女士却有些担忧。“眼镜这个东西就像鞋,好的镜片和镜框代表着更好的材质,你戴上去可能更舒服,但前提是尺码(验光)最起码得对。”林女士表示,眼镜不光带有消费属性,还带有医疗属性,现在很多同行打价格战其实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谈起今年的目标,林女士皱了皱眉头说道:“希望市场不要内卷,你卷我,我卷你,最后发现大家都在给房东打工。希望生意好一些,把眼镜行业做得更专业。”

春暖花开时正好,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生活如常,生产继续。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林敏儿)

编辑:林敏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