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了验证产品的真正实力,吉利旗下中国星双旗舰举行了一场极限挑战。在此次活动中,中国星双旗舰星越L、星瑞完成了弯道狂飙、高空跷板、钢铁威亚三大极限挑战任务,展现出“快、韧、稳”的产品力。活动现场,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宣布赵文卓成为“中国星大使”,并公布了星越L 8AT两驱旗舰型的市场指导价为16.82万元。
“快、韧、稳”三项比拼现场秀
在比“快”招中的弯道狂飙挑战中,新近推出的星越L 8AT两驱旗舰型与快艇上演了一场海陆极限狂飙的比拼。由于星越L弹射起步快,加上后段加速持续有力,百公里弯道加速成绩为7.9秒,赢得第一招。
据了解,星越L 8AT两驱旗舰型得益于其搭载的2.0TD高功发动机+爱信8AT新版变速器。这款Drive-E 2.0TD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75kW,峰值扭矩350N·m。该发动机采用了高效增压技术,涡轮增压器最高转速20万转/min,低速响应更快。星越L 8AT两驱旗舰型成为星越L系列唯一一款搭载8AT的两驱车型,百公里直线加速7.5秒 ,NED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为6.9L。
而在比“韧”劲的高空跷板挑战中,星越L爬上37°高坡,到达10米高的坡顶后,需精准停止在跷板中心位置,随后从跷板另一端平稳驶下,这对四驱爬坡能力、精准动力控制与制动性均是考验。
据吉利品牌研究院CMA车型研发负责人介绍,星越L采用CMA架构,将“线控底盘”与创新设计相结合,联调联控、反馈响应更积极,驾驶意图会更直接。同时,连续制动也表现得更稳定。星越L四驱版搭载了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比起上代四驱性能全面提升,最大承受扭矩提升19%、响应速度提升16.7%、扭矩精度提升33.3%、重量减轻15.8%。
最后,在比“稳”招的钢铁威亚挑战中,首先测量了静止状态下星瑞车门3个点位的间隙数据,分别是3.4mm、3.5mm、3.4mm。挑战时,星瑞一侧B柱与吊车相连,并通过前后车悬架悬挂另一台星瑞,与吊车相连端B柱承重3T,最后悬吊车辆进行摆动测试。挑战后再次测量星瑞3个点位的数据是3.4mm、3.6mm、3.5mm,经过对比,悬吊前后只有0.1mm的微小变化。这个测试,主要是看高强度钢占比。数据显示,星瑞具备29000N·m/deg扭转刚度,高强度钢占比达到70.2%,得以形成一个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理论上可抵抗4倍车重以上的外力重压。而车身重要部位使用最高1600兆帕超高强度钢板以及激光深熔焊技术,焊接强度提升50%。
翻滚测试货车压顶,
挑战极限的现场秀成自主品牌“冲高”捷径?
资料显示,吉利中国星双旗舰上市以来,目前累计销量已突破58万辆,平均价格达15万元。这也得益于吉利4.0时代最高标准和CMA架构技术,中国星双旗舰的安全性能、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性能动力等基因都是主打亮点,两款车型在动力、底盘、安全等方面,都代表了吉利最高水准。此次的挑战,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星作为中国品牌高端系列的形象而来。
近年来,不少自主品牌都喜欢通过旗下产品挑战极限的现场秀博取眼球。例如翻滚测试、货车压顶等,就是要让公众看看各自的产品有多牛。这种测试现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对产品充满自信。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恰恰是由于品牌方欠缺自信,觉得旗下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认知度还不够,才需要通过这一类营销事件,提升公众对该品牌及产品的认知。相比之下,主流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就很少搞这类活动,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做,只要定价合适,产品就不愁卖。
事实上,从去年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到,自主品牌整体的市占率已经达到近半,而且这种增长趋势相当明显。除了一众自主品牌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外,各类营销活动也更接地气。因此,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接受度不断提升,从而助推销量高涨。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吉利为中国星双旗舰举行这场极限挑战期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价格战。随着消费升级的发展和迭代,用户对汽车科技配置、智能网联、驾乘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毫无疑问,合资品牌“躺赢”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有些二线合资品牌更是面临被边缘化,而自主品牌同样处于严重“内卷”中。因此,如何找到最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途径,仍然让大多数车企感到焦虑。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编辑: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