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海量有趣的藏书、干净优雅的阅读空间、方便快捷的人工智能借书系统、学科融合的创新课程……4月11日,旧部前小学为师生打造的“四中心一空间”当中的“悦”读空间正式投入使用。同时,秉承“传承﹒融合﹒创新”的精神,学校利用这一崭新的智慧阅读空间,整合研究出丰富的图书馆阅读课程。
馆校共建,智慧阅读
活动上,越秀区旧部前小学校长金秀玲表示,阅读一直是旧部前小学的传统特色,基于“原色文化”,旧部前小学设计了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为导向的“悦读”课程,更与市区少儿图书馆合作,联手打造旧部前小学“悦”读空间数字化图书馆。希望“悦”读空间的全面投入能促进书香越秀,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据悉,“悦”读空间以其优雅的环境,高智能的管理设备,今年3月被评为广州市“最美馆校合作阅读空间”称号。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馆长钟少薇认为,图书馆和学校的合作共建,有助于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在未来也将与学校共同开展更多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2023年4月11日,越秀区旧部前小学举行越秀实验区成果交流暨广州市第二届智慧教育巡展活动,活动以旧部前小学悦读空间的揭牌仪式为开始。南都记者 钟锐钧/摄
融合创新,兴趣课堂
剪彩揭幕仪式后,旧部前小学副校长李昕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图书馆阅读课程整合研究,从守正创新、融合资源、行稳致远个方面作汇报,并引出两节让人耳目一新的融合课堂。
活动上有融合课堂展示:《走进原色悦读空间》,是一门关于图书馆介绍和体验的课程。南都记者 钟锐钧/摄
在《走进原色“悦”读空间》一课中,三位老师带领同学们从人工智能、数学和语文三个学科方面,了解图书馆的历史和图书馆的人工智能设备。同学们通过平板拍摄、亲身体验掌脉借阅、运算借阅用时体会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
活动上的融合课堂展示,主题是《我与恐龙的奇妙之旅》。南都记者 钟锐钧/摄
在《我与恐龙的奇妙之旅》一课中,老师们结合语文、英语、美术三个学科给大家带来了生动的课堂。同学们自由分组在“复式”图书馆内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围绕“恐龙”的主题发散思维,在成果分享环节大家纷纷举手,在课程的巧妙融合中收获满满。
在藏书资源丰富,以智慧赋能的图书馆中,教育和教学相融合、阅读空间和阅读课程相融合、五育学科相融合,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交流看法,促进发展
课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对于旧部前小学图书馆阅读课程的模式、内容及方法等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并且老师们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改善我们的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
华南师范大学王冬青教授提到,两节课借助悦读空间,环境和教学完美融合,师生相处自然和谐,实现了真实情境下的项目式教学。市电教馆王同聚教授表示,这两节新颖的融合课体现了典型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在老师们对课程的二次开发后,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
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刘小莲主任对课程和成果表示肯定,她希望老师们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智能化、多样化的教学软硬件促进教学改革。立足课堂,更新观念,寻找学科融合点,通过微能力的学习,实现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在融合课程上,学生们体验使用智慧图书馆借书。南都记者 钟锐钧/摄
学生们在课堂上利用自己的电子设备标记出他们认识的人工智能设备。南都记者 钟锐钧/摄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吴纪蓝 通讯员 李昕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编辑:孙小鹏,叶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