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越写越小需及时排查,早期识别帕金森后科学管理可延长病程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3-04-11 17:02

手抓东西不够灵活,精细动作不够利索,字写得越来越小……这些看似是中老年群体正常的技能衰退,极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需要专业排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渐加剧,帕金森病这一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日渐高发。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约350万,几乎占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总人数的一半,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将达到500万左右。“帕金森病不会直接危及生命,疾病不可治愈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但如果早期发现,从疾病前驱期、早期开始全程科学规范的管理治疗,疾病病程甚至可以延长到20-30年之久,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潘英表示。

WechatIMG27.jpeg

早期诊断+全程管理  

帕金森疾病病程可以大幅延长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安静状态下肢体出现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肢体僵硬)和姿势平衡障碍(站立或步态不稳)为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除了人们熟知的手抖、震颤之外,帕金森病其实还有很多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如刷牙比以前慢,写字越来越小(小写症),面具脸,走路拖小碎步(慌张步态),动作迟缓。“老年群体突然出现情感淡漠,嗅觉减退、便秘等症状也需要引起警惕的,如果提前发现,早期干预,可以让亲爱的家人更迟地步入疾病严重发展期。”

潘英表示,现阶段帕金森病主要是神经内科专家通过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对左旋多巴药物治疗的敏感性等来进行诊断,辅助影像学检查、基因筛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帕金森需要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如果我们通过早期的明确诊断,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和全程干预,是可以将疾病的病程延长,并减轻患者的运动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的。比如对一个疾病早期的病患进行全程管理,其进展到疾病晚期的时间可能是二、三十年后,大大改善其运动、生活质量。”

WechatIMG26.jpeg


环境和年龄因素仍是疾病主要诱因

潘英表示,虽然帕金森病也有青壮年群体发病的报道,但其主要还是一个神经系统老化带来的疾病。帕金森病多见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高达1%,而40岁以前发病者相对较少,这提示了神经系统老化与发病有关。

除和年龄有着正相关性外,环境因素也是帕金森病的一大诱因,化学暴露、农药杀虫剂等都被证明和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此外,大约10%-15%的帕金森病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所以进行专业的基因诊断是有意义的,对患者的早期诊断、预防干预都很有帮助。

目前,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基础。每种帕金森病治疗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高度重视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及随病情变化的相应调整。手术治疗,即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主要是针对药物疗效减退或出现药物导致运动并发症的病人,是中晚期帕金森病人获得良好生活质量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康复治法,对于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辅助药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收到效果。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编辑:王道斌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