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田区教育局发布《福田区中小学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全面推进“正心”“强心”“安心”“聚心”“匠心”的“五心”工程,以“机制、人才、环境、课程”为支撑,通过文、体、卫、科、教融合,全力呵护学生身心健康,筑牢学生成长之基。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巍强调,福田教育一直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次,福田教育以“五心”工程为抓手,构建福田区中小学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全方位提供“机制、人才、环境、课程”支撑,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提供不竭动力。
实施“五心”工程,全面推进生命价值观教育
以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研学实践、理想信念”为行动方向,《方案》提出实施“正心”“强心”“安心”“聚心”“匠心”的“五心”工程,为学生幸福成长提供全方位护航。
“正心”工程,筑牢思想阵地
党建引领打造区域思政品牌,持续完善区、局、校领导讲思政三级体系,抓实抓好青少年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创新实施思政“5个100工程”,示范开展“国旗下书记讲思政”“五老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思政主题研学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强心”工程,锻造强健体魄
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细化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学改革理念。完善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推进学校100%创建体育特色校。目前,福田区125所学校(校区)开设特色体育项目总计365项次,17万学生受益。完善常态化校园竞赛机制,建立22个区域体育特色联盟,36大类1000余场赛事贯穿全年,同时全面实现校园运动场馆社区共享。
“安心”工程,培养健全人格
构建由心理教师团队、医生组成的“日常协作平台”及精神科医生、心理教研组长、区卫健局和教育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紧急联席平台”的学生心理服务“两大平台”,科学构建预防、预警、干预、转介跟进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运行机制。建设区级青少年儿童成长中心,组建高质量心理健康医师团、讲师团,成立福田区学校红十字会和各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卫教融合开展多样化活动。
“聚心”工程,推动协同育人
依托高校资源优势,率先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基地,健全家庭教育的专业队伍、专家团队和科学研究团队。组建高质量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学校100%成立家长讲师团定期进校宣讲。通过遴选生命价值观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开发生命价值观课程,实现学校100%开展研学实践,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深度融合,着力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集体精神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匠心”工程,创新引领未来
全力支持创新教育,建设一批科技创新特色学校,推广一批具有特色的STEAM课程项目,建立一批创客实践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创意工作坊。推进福田区中小学与高等院校合作,形成区域生涯教育课程的交流共享机制,针对学生实际需要开发学生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课程,辖区高中100%完成学生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指导。
强化四大支撑,切实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
高效推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支撑。建立健全生命价值观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协同推进,高效落实。强化思想认识,统筹安排部署,精心指导推进,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全面覆盖,形成高素养人才支撑。教师是第一力量,福田区将选优配强师资队伍,100%配备学生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联合市红十字会,实现全区校医及教职员工100%完成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全区高中学生100%达到“初级救护员水平”,全区教师100%完成生命价值观教育系列培训。
创新理念,提供儿童友好环境支撑。出台《福田区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工作方案》,用心倾听并满足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所需,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到校园空间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管理的全过程,全区学校100%开展中小学友好学校创建工作。
深化内涵,实现全学段课程支撑。三级课程联动,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建设,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100%涵盖基础教育全学科、全学段。鼓励各学校积极开发生命价值观教育校本课程,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良好心理特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使其受益一生。福田教育聚焦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成长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着眼于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和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辖区每一位儿童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文:福田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