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孕妇有“心病”,“零射线”手术助其顺利分娩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3-04-13 21:18

孕妇姜女士反复受到胸闷、心悸的侵扰,眼看已到孕期17周,再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可能直接威胁孕妇及胎儿安全。随后她来到东莞市厚街医院求医,专家在无X线辐射影响状态下,对其开展绿色电生理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目前,姜女士已顺利分娩,康复出院。

心慌胸闷孕期加重危及母婴生命

据了解,5年前,姜女士经常感觉心慌不适,活动后更加明显,当时查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由于经休息后能自解缓解,因此就一直没当回事没处理。

这次怀孕,姜女士特别开心,但在孕17周时,她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全家人都开始担心在孕中病情不断加重,会直接危及母胎的安全。在产科医生的介绍下,姜女士找到了东莞市厚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熊斌。

医生接诊了姜女士,根据检查结果诊断持续性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非常明确,而且当时心脏已有明显扩大,下肢已经出现了浮肿现象,已经存在心动过速心机病,需要立即处理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否则后果很难预料。

主治医师表示,像姜女士这样严重的心房扑动,最好要在发现48小时内及时转复,超过48小时需要在至少抗凝3周后才能转复,否则贸然转复,可能有血栓栓塞的风险;但如果不转复,过快的心率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功能衰竭;尤其是孕妇还在妊娠期,心脏负担将会越来越大,在妊娠32~34周,孕妇的心脏负担将会到达顶峰,如果现在不及时治疗,在孕妇妊娠32~34周的时候,将会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

考虑到姜女士的特殊情况,医院立即联合产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等科室联合讨论治疗方案,力争在既能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同时也能保住胎儿。经过多学科会商后,最终确定通过无射线下行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术中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其进行治疗。

在产科团队全程保驾下,主治医生带领其团队在经过两小时的精密标测,精准找到病灶并成功消融,房扑终止,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术后母胎平安,姜女士可继续妊娠。

屏幕快照 2023-04-13 下午7.11.48.png

多学科严密监护平安度过孕晚期

顺利手术后,过了20多天,姜女士胸闷、心悸再次发作,查心电图再次提示心房扑动,熊斌考虑到射频消融术后孕妇不宜服用胺碘酮且房速容易复发,经商讨后决定行电复律。

为了保障姜女士及妊娠中胎儿的安全,电复律的每一步都非常谨慎,同时电复律全程有产科医生进行专科监护,本次姜女士的手术也很成功,电复律后配合用药恢复了窦性心律,胎心也完全正常。

在多学科的严密监护下,姜女士在后续妊娠过程中平安度过了中晚期,但监测胎儿超声提示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巨大血窦135*36mm,在严密监护下在孕36+周出现了宫缩及见红,在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郑穗瑾及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彩红的带领下,围绕姜女士的情况开展了分娩时机及方式的讨论。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本身并不是剖宫产分娩的绝对指征,如经阴道试产,分娩应急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以致引起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患者心功能衰竭甚至心脏骤停,危及母胎生命安全。

经充分评估后,在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及新生儿科的保驾护航下,由王彩红副主任医师主刀为姜女士实施剖宫产,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母婴平安。

心律失常患者备孕前应咨询医生

王彩红指出,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妊娠期由于机体特有的生理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等改变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时可致孕产妇心力衰竭、猝死以及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及死胎等不良结局,且妊娠合并心律失常受到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限制,治疗方面非常棘手。

她提醒,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或已经明确诊断心律失常的患者,既往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或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备孕前应向产科医师和心内科医师进行咨询,进行相关检查及进行心功能分级,评估身体状态是否能耐受妊娠,尽量在孕前进行药物或心脏手术治疗原发病。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来源:厚医宣传

编辑:黄芳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