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第133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开展。作为疫情恢复乙类乙管后首次全面恢复的线下展的广交会,本届展会人气十足。4月15日一早,南都·湾财社记者在广交会5号门、6号门看到,大量准备入场的参展商、采购商、公众正在排队入场。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广交会方面获悉,本届广交会线下展览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有超过3.4万家的 企业线下参展。展位总数近 7 万个,其中,品牌展位10434个,占线下展位总数的15.34%,有2000多家品牌企业参展。线上展参展企业超过3.5万家。
本届广交会分三期举行,其中4月15日至19日的第一期,在新投入使用的广交会展馆D区,新增设了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和智慧生活专区,现场科技感满满。
首次增设新能源展区,科技感十足
无人驾驶飞行器、自动驾驶出租车、会飞的汽车……4月15日下午,在新启用的广交会D区展馆,本届增设的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厅内,吸引了不少目光。
位于该展厅“C位”的亿航智能展位,三款无人驾驶直升机吸睛。亿航智能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该企业第二次参加广交会,上一次是2021年第130届广交会,当时展出了一架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这一次,展位面积扩大,更带来了三款造型前卫的自动驾驶飞行器。
4月15日下午,广交会D区展馆内,摄影:黄驰波。
这三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分别是面向城市低空飞行、能搭载两名乘客的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解决高层消防难题的消防版自动驾驶飞行器和载重量达到250kg的物流版自动驾驶飞行器,后两者均为首次参展。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作为从广州走向国际的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企业,亿航智能的自动驾驶飞行器已完成多次飞行演示,飞行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12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荷兰、日本、韩国、卡塔尔、奥地利、加拿大、西班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爱沙尼亚和印度尼西亚,领跑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发展。
在新能源展区,淡蓝色外观的无人驾驶小巴同样吸引不少客商试乘。
无人驾驶小巴。摄影:黄驰波。
原来,总部就位于广州生物岛的文远知行这次带来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小巴和自动驾驶环卫车等产品矩阵,后两者已量产。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展会首日,从墨西哥、俄罗斯、中东等地的参展商前来问询,此外,由于自动驾驶需要地方法规政策等配套运行,也有不少国内其他省市的政府采购团前来问询。
“希望借助本次广交会,能够有更多展商了解我们的产品,同时也希望能收获潜在的订单。”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无人驾驶直升机到无人驾驶小巴,创意还可以更大胆,既能飞又能在陆地上驾驶的飞行汽车,是这次中美空中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这次带来的黑科技产品:轻舟飞车。
轻舟飞车。
该公司副总经理靳振宇表示,国务院《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提到,要加快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工具飞车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化。
飞行汽车的动力源怎么来?他进一步介绍道,轻舟飞车是翼式飞行汽车,兼顾了陆行及飞行两种构型模态。其中,陆行接近汽车状态,飞行接近飞机状态,技术参数方面比现有飞行汽车产品极具竞争优势。动力方面,采用第五种翼身融合+增升机构等升力系统模式,在结构设计和空气动力设计及功率载荷方面有开创性突破。
“在行业我们是走在前列的,2004年我们就在吉林创立了飞行汽车研究所。目前整体的构型、主体架构设计还有空气动力仿真已经完成。”靳振宇介绍,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推出“轻舟飞车”1:2的缩小版验证机面世。他透露,开展首日,一些同样做飞行汽车研究的同行来交流,寻找合作机会,借助本次广交会,公司也希望寻找潜在的投融资机构,将飞行汽车“进一步”落地。
国际参展商:中国的新能源驾驶产品令人兴奋
巴西参展商安东尼奥·奥古斯塔·埃斯蒂文向南都·湾财社表示,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广交会了,也是疫情后首次参展,他是本届广交会新能源展区的国际参展商,这次来广交会寻找商机,同时也来看看同行的产品。
4月15日下午,广交会新投用的D区展馆内。摄影:黄驰波。
“上个月,我刚刚看到亿航智能无人驾驶直升机产品在巴西展出,我认为,中国的新能源驾驶产品令人很兴奋。”安东尼奥·奥古斯塔·埃斯蒂文表示。
孟加拉采购商AHMED SABBIR和同事三人,同样在新能源展厅逛展。这是AHMED SABBIR第一次参加广交会。
在想进一步了解的产品前,他和同事熟练地拿起手机,和展商工作人员扫码添加微信,以便后续沟通。他说,此前在重庆学习过四年,对各种中国的社交应用使用非常熟悉。首次参展,他也非常兴奋,“广交会真的非常国际化!我们希望能在这找到合适的新能源产品。”
出品:南都湾区财经新闻中心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戴越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编辑:黄驰波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湾财聚焦第133届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