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深圳站在广中医深圳医院启动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3-04-17 12:37

2023年4月15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首日,“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成果展示会暨深圳站启动仪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综合楼13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由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传统医药委员会共同主办。

聚焦健康中国行动重大疾病

引入“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

如果得了癌症,除了必要的医疗治疗,医院还能为患者做什么?

得癌症或者其他慢性病,不意味着自暴自弃,在治疗身体病痛的同时,医院也会进行“心理”治疗。4月15日,“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成果展示会暨深圳站启动仪式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党委书记张天奉介绍,“要延长慢病患者的生命长度和功能,扩展慢病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范围,特别是肿瘤患者,他们得病后往往感觉孤独,社会活动范围、社会适应力减少,所以我们通过慢病时空这样一个项目,让他们积极对待疾病,更好融入社会,建立心理家园,从心理上战胜疾病。医院会通过健康教育、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等方式帮助患者。

WechatIMG429.jpeg

张天奉书记

“为了构建“防治康管”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引入了复旦大学公益性医疗项目“慢病相对时空”,共同致力疾病管理模式创新,为实现“病有良医”和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做出先行示范。”张天奉表示,来医院门诊就医的患者,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评估,是否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同时医院的“慢病相对时空”会有相关活动的排期,患者只需要报名就可以免费参加。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院长林汉利介绍了“慢病相对时空深圳站”的筹建情况,他指出,慢病的自我管理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医院-社区-家庭在慢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今年创新性提出“HCF”模式,并结合董竞成教授“慢病相对时空”的实践经验,将会为疾病的康复,特别是肿瘤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福祉。

WechatIMG428.jpeg

林汉利院长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原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陈俊宏在致辞中表示,董竞成教授团队及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与深圳合作,将“慢病相对时空”公益项目引入充满动力、活力、创新力的深圳,促进了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能让癌症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这个公益项目还应向全国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延伸“慢病患者”的“生命时空” 重建患者的心灵家园

见证医患同心,缔造生命奇迹。启动仪式上,由癌症患者组成的公益艺术团——“深圳凤凰涅槃艺术团”和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慢病相对时空医患团队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启动仪式后,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董竞成教授、杜懿杰副教授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肺病科主任徐卫方教授分别带来了《如何保持健康长寿》《如何科学提高睡眠质量》和《中医体质辨识与膳食养生》等科普讲座,为患者科学认识战胜疾病增添知识和信心。

WechatIMG431.jpeg

董竞成教授

董竞成教授表示,“慢病相对时空”项目主要面向肿瘤、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过“慢病相对时空”心理治疗、音乐治疗、导引治疗及中医药等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疲劳、情绪孤独等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慢病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升。该项目创立以来,共服务了3000余名肿瘤等重型慢病患者。董竞成教授说,坚守初心,砥砺前行,通过实施“慢病相对时空”公益项目,将把“慢病患者”的“生命时空”持续延长、扩大,为更多病患带去福音,把医疗行为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家庭,延伸到患者心灵。

据了解,“慢病相对时空”项目先后荣获2014年复旦大学基层党建特色项目、华山医院“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品牌项目;2015年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首批医疗服务品牌,2017年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因此获得全国医学人文爱心科室,2018年赴京参加全国医学人文大会并获奖。项目多次被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新闻、科学网、凤凰网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

福田居民在家门口体验 “三名工程”团队诊疗服务

WechatIMG430.jpeg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于2021年引进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竞成教授中医肺病团队,这是深圳市引进的中医高层次医学团队之一。董竞成教授团队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及肺肾相关、异病同治、补肾益气、清热活血理论与应用研究。合作以来,董竞成教授团队积极指导广中医深圳医院肺病科的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同时对深圳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董竞成教授团队的常态化出诊,不仅使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同时针对性的科研指导也不断推动了该院肺病科学科建设,临床及科研的结合,推动呼吸学科“医疗、教研、科研、预防、康复”一体化发展,更好地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深圳市福田区副区长王立萍表示,“慢病相对时空”公益医疗项目引入福田,是“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成果的拓展和深化,必将为福田创新“防治康管”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提供新路径、丰富新内涵,也必将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福田注入新的动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首善民生”奠定更为坚实的健康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编辑:李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