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南,是帮助医生了解诊断、治疗甚至预防疾病的最佳方法,它基于最有力的科学证据而制定,将经科学证实的、最可行的预防和治疗的建议集合在一起,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恶性肿瘤领域的指南为例,最具权威性和参考价值的就是中国的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美国的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和欧洲的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指南。
4月21-22日,202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在广州召开,涉及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病种诊疗规范推荐的16本2023版指南更新发布。另有13本指南将在2023年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期间正式更新发布,进一步推动临床肿瘤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帮助各级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
与时俱进
用最新、最好的循证医学证据规范诊疗
据悉,医学临床指南是诊治患者的重要依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实践的明确推荐和建议。国家级的指南一经推出,会直接影响全国范围临床工作者的临床实践,继而影响到更多数量的患者,甚至对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指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CSCO指南之所以被业界认可,首先是基于其对内容科学性与规范性的保证。指南制定的首要原则就是必须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证据进行详细的评估,由于每一个证据临床应用的价值不同,因此形成了证据的不同推荐级别。与此同时,CSCO成立了指南工作委员会,对CSCO指南的制定原则和流程做出相应具体规定,以确保指南的严谨性与权威性。
“我们的指南特别注意吸取最新、最好的循证医学证据,也特别注重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因为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往往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病情的特点,实用性强、接地气。另一方面我们也特别注重药物的可及性,所以我们会不断更新。过去,我们的指南大概每两年更新一次,但这几年来肿瘤的诊断、治疗日新月异,特别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更新很快,有一些指南会根据情况每年都更新。”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秦叔逵教授说。
患者的治疗的费用支出也是指南要考虑的要素。“我们指南一级推荐的药物是效果好、患者又用得起的。比如说有些药品去年列在二级推荐的治疗方案中,今年列为一级推荐,是因为它们进了医保,患者费用支出大大降低。”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介绍。
据介绍,临床指南是诊治患者的重要依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实践的明确推荐和建议。国家级的指南一经推出,会直接影响全国范围临床工作者的临床实践,继而影响到更多数量的患者,甚至对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指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诊疗指南已成为特色鲜明、严谨客观、实用性强的肿瘤领域指南,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了中国临床肿瘤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推广应用
超强讲者团介绍和分享更新情况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教授表示,自2016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推出第一部肺癌诊疗指南以来,8年间已有近千名专家积极加入指南撰写的工作中来。累计出版指南125册,总发行量196万份。仅2022年一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在线观看量约为34万人次,全部指南的线上浏览量逾30万次。
2023年共有29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诊疗指南更新出版。4月21日,16本2023版指南正式更新发布,其中包括: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淋巴瘤、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免疫靶向治疗相关感染管理、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淋巴系统疾病、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等内容。另外13本指南将在2023年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期间正式更新发布。
在本次大会期间,一支由120余位参与指南更新编撰的肿瘤专家组成的超强讲者团,将于大会期间与广大同道介绍和分享本年度指南的更新情况。通过全国肿瘤专科医生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临床肿瘤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帮助各级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吕方 刘佳 赵现廷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