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至23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和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民间广场歌舞的初评活动在山东青岛举办。广东省民协选送的《雷鼓》节目,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与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的20支队伍进行激烈比拼,角逐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式上,该节目首个出场演出,展现广东民间艺术和岭南文化魅力。
多年来,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一直致力于传承发展优秀岭南传统文化,积极挖掘岭南民间艺术并推送上国家级最高展演和比赛平台,推动广东民间文艺高质量发展。2020年,省民协赴湛江调研民间歌舞时,了解到雷州换鼓及当地傩舞。此次由省民协选送参赛的《雷鼓》节目,源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天下四绝之首的“雷州换鼓”和雷祖崇拜祭祀习俗,将民间传说和民俗元素相融合,体现守正创新的理念。省民协在推送普宁英歌舞获第十五届“山花奖”优秀民间表演作品奖之后,今年又选送了来自湛江的《雷鼓》节目,再次角逐“山花奖”。
《雷鼓》参选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据了解,该节目由遂溪龙湾龙狮团、湛江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联合表演,分为序·雷祭、雷鼓、雷舞、雷颂,以鼓换雷、祭拜雷祖、傩舞祈雨,巨大的铜鼓、神秘的傩舞、纯朴的渔民,合奏出铿锵有力、气势恢宏、排山倒海的求雷祈雨祭祀场面。
比赛期间,央视新闻进行了直播采访。广东省民协秘书长黄舒媞、湛江民协副主席黎明、演员李祖杰在直播中向全国人民介绍了岭南民间艺术。
黄舒媞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此次参加比赛的队员都非常年轻,均由男性青少年组成,年龄最小的队员才16岁。其中,队长李祖杰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开始从事民间艺术传承工作,年轻人组成的队伍让民间艺术传承创新有了人才优势。”此外,她进一步介绍,遂溪龙狮艺术团作为该节目的表演单位,是集龙狮头制作产业、表演等为一体的团队,为乡村提供就业岗位,是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代表。
《雷鼓》表演团队合影。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与电影“百花奖”、书法“兰亭奖”、戏剧“梅花奖”、音乐“金钟奖”等同属中国文艺的最高奖项。本次初评以优秀民间广场歌舞展演为依托,将我国各地风格鲜明、特色浓郁的优秀民间表演艺术及其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底蕴向世人激情演绎,展演活动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评作品代表了近年来我国民间广场歌舞的最高水平。经过专家评审推选出20个节目进入艺术节现场评选。来自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辽宁、青海、山东、山西、陕西、西藏、新疆、浙江等地的20支表演队伍,近千名各族演职人员汇聚青岛,展现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民间广场歌舞。这些队伍中包括壮族、土家族、朝鲜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可谓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民俗文化内涵深厚。
中国民间艺术节是国家级的民间文艺交流展示平台,是我国民间文艺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化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已在辽宁、北京、山西、江苏、湖北、广东、甘肃、江西等地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本届艺术节以“奋进新征程 花开西海岸”为主题,开幕式演出、全国民间优秀广场歌舞展演暨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初评活动、学术研讨会、山东手造展暨胶东农民画展、文艺惠民表演5大门类活动齐助阵,20支全国一流表演队伍共襄盛举,奉献民间文化大餐。参演的节目从各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歌舞乐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中广泛选材,提炼新语汇,创作出既有浓郁乡土气息、鲜明民族风格,又能体现新时代风貌的作品,使本次歌舞展演成为一次百花齐放的民间艺术表演盛宴。
采写:南都记者 钟欣
图片/视频:广东省民协提供
编辑:林帆